三国之奇幻人生-第213章 管理地方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3章 管理地方(2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扬州文风悠漾,有才之人数不胜数,不过此时林凡名声不显,招来的尽是些十里,百里之才,真正的大才自命清高,你去他家中亲自请他,都不见得请的动他,更可况这召贤馆。

不过对于这百里之才,林凡也没有轻视,很是郑重地各有任命,一时引为趣谈。

千金买马骨的道理,林凡还是明白的!

第三件事,便是林凡欲学曹操设屯田制却不得,因此而苦恼不已。

这屯田制相比召贤馆更是不同,林凡也准备从曹操处抄过来,不过和徐奕商议之后,才发现根本行不通。

这屯田制说来话长,还得从汉文帝时期说起。

屯田制即是指的是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取得军粮、税粮供应的制度,由曹操数首创。但这点子从西汉时期就开始了。

当时,刚刚平定秦汉交替之战乱,国力凋敝,西汉时就常用军队戍边屯田,一边驻守,一边屯田,用于开拓和驻守西北边疆,到了汉文帝时期更是发展一步,汉文帝以罪人、奴婢和招募的农民戍边屯田。

由此,才有了后来大名鼎鼎的“文景之治”!

而到了现在,东汉末年,民不聊生,兼之黄巾之乱,战争连年不断,土地荒芜,人口锐减,粮食短缺,形成了严重的问题。由此,屯田制才应运而生。

屯田制自古有之,并非曹操首创。但曹魏屯田的规模和作用之大却是空前绝后的,因此才登入史册。

这么厉害的决策,吴国与蜀国也是争先模仿,只是都是小规模试验而已,做不到像曹魏这般大规模的屯田制度,其中有很多原因。

第一便是屯田的土地要得是无主和荒芜的土地,还要有闲置的劳动力,北方自然是如此,而南方极少经历战乱,还算是安居乐业的。

这扬州之田都是有主之田,你让林凡怎么屯?总不能生抢吧?那还不把人吓跑了!

想想历史上袁术到了江淮地区之后就是这么干的,搜刮民脂民膏,最后落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其次,古时民众有地可耕,有饭可吃就已经知足,谁愿意跟着你去搞这屯田。

还有第二个方面,世家之田也不会轻易交出,自古重农抑商,这田地可是看的比什么都重。

扬州之地水土肥沃,全是良田,早就让人开发的差不多了,剩下的没多少,这连荒田,废田多没有,林凡拿什么去屯。

再者说了,扬州之地可从不缺粮,除了某些年份数十年难见的那种大旱,荆、扬地区可是每年都要向中州输送粮食的。

孙吴出兵,可没有哪次是因为粮草不足而退兵的!

如此,这屯田制根本就没有必要。不过其中的个别制度还是能借鉴一下的,林凡根据九江郡实际情况,责令各级乡里农、佃户每隔七日便要操练一日。以此来储备战力。

数条计策下来,九江郡一片欣欣之像,兵多将广,粮草充足。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