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袁术竟是个匡扶汉室的忠臣不成?更不可能,前次在洛阳之中,袁术与林凡就商议着自立之事,做法比董卓也差不了多少,只是未成而已,林凡实在不愿因相信袁术改变了性子。
是为了做给部下看的吗?
是为了博取个好名声吗?
好像真的没有这个必要,帐中坐的也不是些正经人,没有那种死忠汉室江山的老儒生,林凡自不必说,最初就与袁术商议着自立之事,一门心思想要做个诸侯,争霸天下。而孙坚,朝廷设的刺史、太守,说杀就杀,也不是什么善良之辈,这做法却根本没必要。
至于要博取个好名声,这种事情,都是骗人的,恐怕也没人会拿自己全部家当拼进去,只为骗别人吧,袁术只要安稳地入了洛阳,便为天下先。
昔日有种说法,先入咸阳者王,此时的情况也不差,先入洛阳者声望自然高人一筹,根本不用如此。
想不通,想不通,林凡摇摇头,袁术要么就是被穿越了,要么就是脑子瓦特了。
不知袁术什么心思,林凡顺着自己心目中袁术的样子,迎合着回话道:“董卓虽无战心,然董卓军据险要之地而守,兵力有差,也不可莽撞行事,不如放他归去,我等准备粮草医药,其后解救洛阳生民即可?”
林凡这话却被袁术义正言辞给反驳了道:“不可,董卓势大,定要杀他一阵才可,我等不需立刻破敌,但也要杀他个损兵折将才行。”
得,白说了,袁术这义正言辞的模样,真是让林凡好生费解。
旋即,袁术又问林凡话:“子瞻,你素来妙计频频,如今可有良策?”
看着袁术殷切的眼神,这却是难为林凡了,自古用兵,以正取,以奇合,敌军一直守势,且快要撤退,这让林凡如何出计。
董卓军只守不攻,决计不好攻破,若是董卓军退,也不能贸然衔枚追击,追的近了不起作用,追的深了要中埋伏,不好拿捏。
也是,历史上还没有以兵少打兵多,还要追着人家打的,还要取胜,实在不合常理。
董卓兵无战心,欲要收缩战线,才造成了这番情形。
林凡摇摇头:“并无良策!”
帐中诸将群策群力,商议了半天,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有许多计策都不能行,分兵之策、绕敌背后之策等等,都不可行,堵断敌军退路之策更是荒唐,此事还得慎重才行,别看董卓现在要撤退,但你要是真的过分了,保不齐回军出击,一口就能吃掉你。
实无好计,只能强打硬拼了。
袁术与孙坚作为一军之首,林凡则为客军,往来袁术不管事,发号施令一直都是孙坚来办,如今也是如此。
孙坚眼神客气一番,林凡也是示意孙坚上台发令,孙坚了然。
不多时候,就见孙坚肃然起身,执剑立于中庭,发号施令,各自整顿兵马,备战以待,调集各将军负责各自区域。
最后道:“诸军整顿完全,明日一早埋锅造饭,正式与董卓军交战,我军声势乃董卓军十倍,董卓为人不良,民心与战心全无,必败无疑,这次,定要杀他个片甲不留!”
满座将校皆抱拳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