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周瑜说孙策
卯时即为早晨的五点至七点之间,盛宪说的清楚,卯时半刻,说的就是正中的六点时分。
次日,按照约定好的时分,周瑜前来接降,果然见盛宪出城投降,略一交接,周瑜出榜安民,调出文书通藉,清点其民。
至此,吴郡上下全被平定。吴郡与丹阳郡、会稽郡、九江郡之间连成一片,水军充斥其中,再无后顾之忧。
一边整顿军务,一边使人向林凡报捷。
蒋钦与周泰并辔行在吴郡县城的街道上,都是面无表情环顾左右。
如今吴郡平定,这大派的功劳可被周瑜拿去了,水军都督一职也落到了周瑜头上,眼神中自然是不甘。
不过周瑜也是雅量之人,在给林凡的捷报上写的清楚,蒋钦本能率先攻破太湖水军,只是为了配合周瑜行事,才慢了半步,这平定吴郡的功劳,还得落在蒋钦身上才行。
周瑜这般说法,蒋钦与周泰也恨不起来周瑜,反而有些佩服周瑜。小小年纪就能使此等计策,周瑜之能也让蒋钦自愧不如。
由此,在蒋钦的眼中,不甘与敬佩共生,十分矛盾。
甩了甩脑袋,以后的事以后再说,新得了吴县之地,却只有蒋钦与周泰在处理公务,至于周瑜,早就不见了身影,十分奇怪。
然而此时的周瑜在做什么?
天色正是晌午时候,临近冬的天气,十分凉爽,周瑜只带着随从一人,走在吴县乡里的小道上,左转右转,似乎极为熟悉。
到了一处地方,远处是一片陵墓,近处是简易搭成的茅草屋,等周瑜走进去,略一打眼,一片寂寥,唯有青灯相伴。
面前一人,不是别人,正是孙策。
孙策见周瑜来了,眼神招呼了一声,也不见惊喜,淡淡道:“瑜第来了。”眼神示意边上的木凳,请周瑜坐下。
“人死不能复生,望伯符兄节哀。”周瑜拱手道了一句,徐徐间解释道:“前次时候,瑜有公务在身,未能奔赴,实在罪过。”
孙策闻言沉默不语,天空中的乌云裂开了一个口子,阳光如柱,从缺口中洒了下来,照在孙策的脸上。孙策抬起头来,迎着温暖的阳光闭上了眼睛:“公瑾不用劝我了,家父虽死,吾却不像一般人那般丧志。父亲常有教导,慈不掌兵,我辈本事行伍之人,马革裹尸本就是常态,家父一生杀人无数,南征北战,将生死看的淡,也是这般教我的。”
末了洒然一笑:“我曾听闻林将军说过一句话,名曰‘一将功成万骨枯’,所为战场之道,就是此理,不是我杀你,就是你杀我。家父不幸中了流矢身亡,我虽悲戚,却志气不消,愿像我父般死于战场之上,就心满意足了。至于慰藉之语,公瑾不必再说了,再者说了,这劝慰的话,我也听得腻了。”
周瑜神色落寞,道:“我见伯符兄长坐于此,唯有青灯相伴,心中怜惜,故有此劝....”
孙策更是洒脱一笑,笑得放肆,道:“公瑾,这你却是错了,我为家父守孝三年,尽全孝道,然而这武艺却没丢下,每日精加苦练,日前也精进不少。待为家父守孝过后,我自能重出天下,告诉世人,我江东孙家后继有人,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