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重重‘嗯’了一声,又道:“元叹,兵不是本将相逼,就你顾家而言,若想安稳生于乱世,要是再这么放纵下去可不行,难免早夭。你我本有同门之谊,何必迟疑。本将是个急性子,说话也明白,顾家若没想明白,本将就请你回府继续去想,想明白了再议不迟。”
顾雍摸了摸头上的汗滴,心下排腹一句,这林凡说话刚柔并济,哪里有半点急性子的模样,稍有不慎就将至顾家于万劫不负之深渊,不敢马虎。
“回将军,顾家早就想好了,顾家愿出万钱,家奴精壮五千,助将军雄踞江东。”
林凡笑语盈盈地看着顾雍,道:“元叹果然贤才也!”
“将军谬赞!”顾雍客气。
林凡更进一步,依旧是笑语盈盈地看着顾雍:“元叹称我将军,未免太客气了,显得生分。不如称我主公?”
顾雍不做迟疑,立刻就是拜倒在地,口中高呼:“雍早有此意,顾雍拜见主公。”
什么叫早有此意,当初林凡在九江郡中求贤,可不见顾雍来投,这些个冠冕堂皇的话,两人说起来一个比一个溜,可信度不高。
有的士子不惧强权,不为五斗米折腰,绝不会被他人威胁。而有的士子就是不同,例如顾雍,顾雍是大才不假,但也有致命弱点,那便是他的家族,对症下药,就能收服顾雍。
至于其中是否真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林凡又道了一句:“元叹真乃贤才也!”语气中意思也明显。
复而对顾雍稍缓语气道:“元叹不负我,我亦永世不负君。顾家亦是如此。”
顾雍谢道:“此乃顾雍本意,主公放心,雍必遵命。”
林凡对他点了点头,这才问道:“我既得了吴郡,元叹可有看法?”
这便是考校了,说起正事,顾雍立刻收起了随意,正容道:“主公既然得了扬州之地,扬州富硕,只待励精图治,复而出兵荆州,再讨益州,沿江而守,静待中原大乱,三路出兵,从扬州可至青徐之地,从荆州可至司隶地方,从益州可至雍凉,伺机而动,敌不能挡,天下乃安。”
顾雍说的,就和林凡自己想的差不多,大战略是以长江天险为守,寻找机会北伐,林凡不由点点头。
顾雍继续道:“如今说这些还为时尚早,如今之际……”
顾雍故意勾起人心,林凡急问道:“如今之际如何?”
“如今之际当据长江以守徐州,徐州与吴郡不过一江之隔,徐州陶恭祖依旧强大,不能不防。防备之余,也该肃清扬州中内乱,这首一道,便是山越。”
“正是此理!”
两人说了半天,说着说着,听到精彩处,林凡请顾雍上坐,两人对席而坐,顾雍为林凡出的长久之计,丝毫不下于诸葛亮的隆中对。
三日之后,就有消息传来,顾雍单人入吴郡靠北七县,说的各县来投林凡,无有不诺,旬日之间,吴郡复为林凡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