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郎刚才说永不再犯之事,也是空口无凭,不可尽信。
刘晔上前道:“主公,各自为营,各有打算,不可尽信啊!”
其他智囊也是这个意思,林凡点点头。
复而叫所有将校回营,商议接下来之事。商议了许久,林凡终于定下了种种计策。
第一条,荒地开垦不易,但是也绝不能停下,开垦山下荒田之事,真是重要之中的最重要。
不过,在免费为山越提供之后,再过数年,就要将赋税加上了,也不用一下子就加多少,只可一点点来。至于何时征收赋税,也要看情况而定。
徐奕问假如山越不肯开荒如何?
林凡大手一挥道:“那就帮他们耕,等收成好了,在让他们自己来收割就行了,总不见得来收粮也不来吧!长此以往,山越民尝到好处了,自然会落入我等设下的圈套。”
第二条,这集市易物也是重要,也不用逼迫,就以山越能承受的起的价格易物即可,与屯田相似,也要一步一步来,具体几何都要精打细算。
第三条,在上下设镇,一步步劝解山越下山为民,一步步扩大成县,乃至于郡,择山越中归顺者管理。
第四条,在山越之中征兵,军饷丰厚,有功者皆有赏赐,赏赐的就是山下之地。
如此,林凡定下了数条计策,表面上以恩待山越,实际上欲要山越下山,同化为汉民,山越之顽劣,只是不通教化,接连一片罢了,若是能拉拢分化,劝导下山,山越之民再不复作乱。
“诸君,此事紧迫,不可大意,且是长期之事,个中细节均与汉民郡县不同,例如这易物之事,就要明码标价,价钱种种都待自定,如同建一新秩序,可马虎不得。”
“也要定下目标,以十年为期,三年后,我要山越下山为民;五年后,我要山越半数归化;十年后,我要山越泯灭,再不复山越之名。”
“此事事关重大,诸君可有贤才举荐。”
刘晔答道:“贺齐将军知晓山越之民,定能胜任。”
林凡也有自己的打算,贺齐与山越交好,长此以往,恐生事端。
“贺将军勇猛有余,然此事关系重大,其中琐事无数,掐斤论两,恐不是贺将军的长处。我欲寻一贤才辅助贺将军,诸君可有推荐。”
林凡如是说道,怎料众人一时之间也没有好的人才举荐,末了,林凡任贺齐为抚越校尉,总领山越之事。
另外调吴郡长史顾雍前来,为贺齐副职,辅助贺齐。
林凡千叮咛万嘱咐贺齐,要以安抚为上,不可在兴刀兵,贺齐都一一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