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当下也没了和袁术说话的脾气了,这几天杀戮不断,各自都有火气。
曹操转身退去后,留下夏侯惇在城下叫阵,他身后的骑兵,也都排开阵势,挥舞着手中的武器,大声喊道:“杀!”
面前数以万计的精锐步骑,散发出来的杀气,简直骇人听闻。平舆城上袁军见状,全都骇得面无人色。
阎象见状,急忙来到袁术面前,说道:“主公,贼人气势逼人,携胜势到来,我军不可出战,还需避其锋芒。”
这人嘛,一个月中总是有那么几天心情不佳,火气旺盛的时候,简称大姨夫。
恰好,袁术现在火气也旺,对阎象的说法不予理睬,对着身旁的众将问道:“何人敢出城迎战?”
一听袁术问完,城上的众将,全都低下了脑袋,不敢说话。
袁术见状,勃然大怒,自从纪灵死后,他麾下这些将校就失去了勇力,这情况,让他又一次想起了纪灵的好。
往日这情况,纪灵必然是第一个站出来应声的。
袁术麾下贤才不多,杨弘就算一个,身居长史之位,自从刚才,他就一直陷入在沉思之中。
在他的心中,眼下最好的做法却是退兵,退到荆北去,只是他也知道,这提议必然不可能被袁术接受的。
然而,他既然是袁术麾下谋士,就不能因为畏惧触怒袁术而不发一言,他还是想要劝说袁术退兵。
只是中途又出了毛病。
适才阎象刚说了避其锋芒,袁术不以为然,就问何人敢出战,却无人应声。一时间,众人的举动好似在说袁术是错的,阎象是对的,不由地,袁术看阎象的眼神也不对了。
纵然阎象此刻低眉顺眼,袁术也认为他是在炫耀。
“城中还有许多粮草未打点,阎主薄既然不愿出战,那就退下整顿粮草去吧!城楼之上太过危险,也不适合你文人多待。”
袁术这话,充分地表明了自己发怒的先兆,也将阎象喝退。
这下,杨弘就更不敢说话了。
边上袁胤适时上前进谏道:“我军士气大跌,不如出城迎战,若能胜,士气必定高涨。贼军远来疲惫,便是破绽,不如先挫其锐气,再死守城池也更加容易。”
袁术听了袁胤这话,登时眼前一亮,急忙道:“正是此理,我军尚余八万众,也未必敌不过他曹孟德。”
人真是矛盾,刚才还被吓到的杨弘,听了袁胤说话,立刻便是热血冲到头顶,再也憋不住了。
他再清楚袁胤的为人不过了,袁胤本就是个乡里地痞,因为与袁术有点关系,仗着袁家的关系,才拍须溜马做了大将,实际一点用没有。
袁术若是不采取阎象的说法,还有机会。若是听了袁胤的话,那就是取死之道。
杨弘也怕了。
当即上前劝谏道:“主公不可,阎主薄说法无差,至于袁胤将军的话,却不可取,曹军兵锋之厉,我军不能敌,如今城中士气大跌,如何能再勉强应敌?取死之道尔!”
杨弘越说,袁术越怒,见了袁术发怒,杨弘却反倒释怀了,一副不慌不忙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