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说完,众将有军务的已经去了,没军务的还在帐中未散,却突然有信使来到,送上密信一封。
曹操见了,立刻传呼进来,众人也知晓此信来历,全都等着看有什么惊天之语没有。
众人窥的厉害,这信定是从陈留来的,荀彧所书,解曹操之惑。
原来曹操对荀彧极为器重,每次就算战前,若有不决之处,便书信一封传给后方荀彧,询问详细,荀彧每次回信,信上所说往往一语成谶。
拆开信来一看,上面所书与刚才所言一般无二,但毕竟是在后方,只说了大势,对于战场却没计策。只是说了江东虎视眈眈,望曹操从大局考虑,速取河北,而后安定,至于计策却没说。
也是,荀攸毕竟在战场之上,审时度势,才能出分兵之策,荀彧还在后方,只能观天下而论势,若还能出详细计划,那岂不成了妖怪?
不过,对于江东大势所趋,其必在来年春出兵伐雍凉二地,荀彧却说的详细。
林凡若得关中与凉州之地,必得凉马与悍卒,据函谷关天险乃与曹操分司隶一地,左右两半,曹操不能轻易过去,林凡也不能过来。
(雍州与关中其实差不多是一个地方,只是叫法不同罢了,雍州是上古的叫法,大禹治水之后分九鼎镇压设计,雍州便是其中一州,及至后来,秦人占据这块地方,该称关中!
当然,这也是大概的说法,还是有不同之处的,此处就不用较真了!)
荀彧更从大势分析江东,称江东为潜龙,困居南方,久不经北方战事,不一定完全适应,故此称为潜龙,尚有一丝破绽。而等他收取雍凉之地后,其势不同,便如探首出云外,据函谷关乃分东西两国,他林子瞻可从容适应,有大把的时间供他成长。
其后,两军交战便是真枪实战了,胜负难料。
简而言之,别看着只是攻伐一处闲置土地的一小步,却是他江东入主北方的一大步。
“公达,对于此事你有何见解?”曹操脸色凝重,将书信递给荀攸一看,荀攸看完再递给旁人。
沉吟片刻,荀攸捋了捋胡须,说道:“主公,荀文若所言确实,这就是他江东定下的战略方针,乃是扼守长江之天险,再缓图发展,而后平定凉州,攻占中原,构成战国时期强秦横扫天下之势。”
曹操心也慌了:“这可如何是好?关中有函谷关、箕关之险,易守难攻,秦守之以拒六国,如今若让林凡攻取关中之地,其势必升,该如何缓冲?”
荀攸深吸一口气,这话说着说着又说回来了。定定看着曹操说道:“此时此刻,就看主公如何取舍了?”
“军师此言何意?”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河北之地与雍凉一境都摆在主公面前,就看主公选择哪个了。函谷关虽是天险,关中却是废地,河北不及关中天险,却是富土,两者皆有好处,只是看主公如何选取了!”
曹操也想两个都要,但命中却福薄,成事不易,能败袁绍已是天幸,根本没时间与精力去取雍凉,就此耽搁了下来,等修整好了,已经没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