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诸葛之志
荆襄书院内考校差不多都完了,贤才齐聚,最差的也是州郡之才,他们聚集在一起,相互讨论,相互成长,相互激发之下常有亮点。
其中最好的几个人,徐庶与庞统也被林凡考校完了,林凡很是满意,看着两人问道:“你俩之才甚合孤意,可愿来陈地为官?”
徐庶与庞统相视一眼,皆抱拳回道:“承蒙陈公看重,在下敢不效死!”
“好!”能有他两为助,林凡欣喜异常,他这般年纪,又是天下第一等的诸侯,早已过了见到人才就欢喜雀跃的年纪了,可面前两人却不同,值得林凡欣喜。
立刻就有任命,林凡任他俩人为左右参赞军师,就跟在林凡身前效力。
军师大致分了数类,以前就提过,军师祭酒为第一,军师为第二档,参赞军师或参军军师为第三档。
虽是第三档,但他两人初来乍到,能有如此高位,委实不错了。
司马徽在旁也高兴的拍手抚须,现场荆襄书院之中,也就只有诸葛亮一人,还未曾辩论,也未曾任职。
在司马徽心中,一直认为诸葛亮与庞统是一个级别的,都乃当世大才,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而现在林凡好似把诸葛亮忘了一样,也让司马徽为诸葛亮着急,上前提醒道:“场中还有一人,不下于前。”
林凡自然不会把诸葛亮忘了,只是故意晾在一边,让他看看自己封官的力度,好让他回心转意,现在听了司马徽说话,轻轻一笑道:“恐心有大志,未必肯屈于人下尔!”
转头看向诸葛亮,再说道:“诸葛亮,不妨给孤论一论天下大势。”
徐庶等人听见林凡的话,都不由将目光放在了诸葛亮身上。林凡让诸葛亮说天下大势,其实有更加看重之意,这话题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
他们都知道诸葛亮的才能,知其心思之缜密,却是世间少有。而且诸葛亮所学甚杂,不求甚解,天文地理,周易八卦,行军布阵,内政律法,皆有涉猎,几乎无所不通,无所不晓。
集各家学说于一人,荆襄书院中也只有诸葛亮一人。
而且,众人也知道诸葛亮的志向,早间匆匆而去,并不属意林凡,却又被堵了回来,现在不知该做何回答了。
“在下一介布衣书生,如何能看的透天下大势,辜负陈公厚望,还望海涵。”
诸葛亮不愿说,只是推辞。
“旁人不知,孤却知之甚详,你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岂会不知,你不愿说,却是藏拙。”林凡轻轻一笑,拆穿了诸葛亮,“你想藏拙,想躲过此次考校,只是你不知,你若想藏拙,只怕要一直藏下去了。”
林凡忽然心中一动,对诸葛亮说道:“小诸葛可是想去寻刘备?孤也不必瞒你,你这辈子怕是出不了陈国境内了,孤麾下有一军名为暗阁,隐匿在乡间,就在你诸葛亮周围,时刻不停......你当今日是无意撞见你的吗?”
诸葛亮没有回答,脸上带着惊吓。他平日里也有感觉,隐隐约约有人在暗中观察自己,没想到竟然是林凡的手下。
三刻钟过后,诸葛亮咬牙问道:“某本布衣,如何能当得起陈公如此大礼?陈公此为无用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