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从政治上讲,陈留乃是曹军国都,士气汇聚点,陈留若失,曹操如丧家之犬,军民必定分崩离析。
从军事角度分析,陈留如若有半点闪失,林凡大军可转头西幸虎牢关与汜水关一带,钟繇顿入孤地。
陈留位置之重,曹操自是看出,就整个兖州战线而言,林凡攻兖州以西,孙策攻兖州以东,东面战线还好说,毕竟有泰山为阻,陈留可没有天险,故而曹操亲率八万大军汇聚于此,坚守陈留城。
对于以前的颍川地界,曹操的态度是该放就放,对于陈留的态度,曹操则是寸土必争,在这种情况之下,林凡率军来攻,一月时间里才攻下尉氏、扶沟、长垣三处小县,且每一次都是刀枪血雨中拼杀下来的,陈军损失颇重。
陈军数路相联,遥相呼应,声势极其浩大,无论从哪路突破,便可撑起全局,威胁北方。
南北大战,战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林凡已取得优势。
圉县之外。
林凡所领十万大军在二十里城外安营扎寨。
经过数日以来的试探攻防,林凡自知不可能轻易拿下此城。
事实上,战了将近一年,林凡麾下也不够十万大军了,兵力只是略胜曹操一筹而已。曹操熟读兵书,其下荀彧、陈群、荀攸等人更是深谋远虑,加上圉县城墙的雄伟,暗示着战局的种种困难。
有军士来报道:“曹操已派夏侯惇领三万人堵截水路,防备我军水路用兵。”
林凡轻笑一声道:“曹孟德果然是知兵之人!”
林凡本就有意水路派甘宁奇袭,只是曹操早有防备,看来也只能作罢了。
不过林凡也并未丧气,两军交战,本来就是相互持以兵力,所谓智计,不过是攻守之时出的破绽而已,对于曹操与林凡麾下茫茫多的智谋之士,这破绽却不好找。
边上有将校问道:“那现在如何是好?”
林凡沉吟,两眼看向远方,淡然道:“以其这样静观其变,不如分兵从侧而击,孤欲调起人马,派一将昼伏夜出,越梁国去取济阴郡,济阴若被我军所得,可将兖州拦腰截断,使其东西难顾,陈留不攻自破。”
就兖州的地势而言,和徐州相似,都是略微像个长条形状,只是兖州是横起来的,徐州是竖起来的,仅此而已。
仓促间就和众军师定下计策,甘宁请战,哪知林凡摇头道:“兴霸你先听孤说清,曹操用兵入神,必然知道济阴之重要,必然有所依持。此去侧击,危机重重。”
林凡此计,和昔日庞统之计相差无几,都是越过战线去击敌,假如能得手,那前方战线将不攻自破。
甘宁却不以为然,执意请战,此战需奋勇,也只有甘宁最合适,林凡最终点头应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