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取临淄有些危险,就跟蔡瑁叛军一个意思,好处多多,但坏处也不少,要是不能一战而定,这五万兵马就成了孤军,终究要被人剿灭。
林凡不愿冒险,选择了下合徐州这条路,实际上,周瑜也觉得这条路更加稳妥,陈军有一统天下之势,也不用太过冒险。
回归主题,周瑜惊疑未定,不信问道:“还能送五万兵马越至青州?”
其中具体如何,陆逊也说不上来,只是摇摇头,便如一疯狂的信徒一般说道:“具体如何,逊也不知,一时半会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主公既然说行,某就相信一定能行。”
周瑜点点头道:“我也如此觉得,主公大计,要全取黄河以南,数年前便已经布局,只要运用的好,足以将曹军致死。闲话少说,甘宁所部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眼下还是先想想如何攻破曹仁吧!”
经过周瑜一点醒,陆逊也是脸色一变道:“主公数年前就已经布局了?”之后好像想到了些什么,频频自言自语,好似印证,“难怪,难怪,以公瑾兄之才,岂能在江淮之间踌躇不前?”
周瑜眼里带起一丝赞赏神色道:“伯言果然一点就通。甘兴霸所部必定隐匿不了多长时间,我等需速速与曹仁战上一场,好让曹军在各处调遣之间有所混乱,才有可乘之机。”
周瑜依旧是那个智计多出的帅才,总爱把压力往自己身上揽。本来是甘宁与周瑜夹击徐州之势,周瑜准备将他演变成自己先与曹仁战上一场,曹仁站不住跟脚,后被甘宁席卷之势。
两者是有差别的,后者更不容易,但也获利更多。
周瑜停了停,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接着道:“再从另外的方面来说,我军只要迅速拿下徐州,将大大有利于局势的发展,我军有一统天下之势,只是要同时面对曹操与刘备两处大军,迟恐生变。”
“公瑾兄果然佐世之才。”陆逊诚恳赞一句,接着问道:“公瑾兄可有妙计?”
周瑜笑道:“不错,我心中已经有计,我欲分兵显弱,引他曹仁来攻,再一举回兵,杀他个措手不及。”
陆逊听完周瑜所说,精神马上一振,完全就是一幅小迷弟的表情,兴奋道:“公瑾兄要如何分兵?如何显弱?又如何诱他曹仁来攻?”
“我正欲率五万大军假意去沛郡主战场助战,实际只是虚兵,多树旗帜,多造营帐,多埋锅皿,至于大军则埋伏在芒砀山脉;至于如何显弱,就得出在伯言你身上了;至于如何诱他曹仁来攻,你我还得上演一出将相不和的好戏来给他看。”
听了周瑜细说,陆逊也不是蠢人,立刻就明白了周瑜所想,轻笑道:“某不过一年轻儒生,便领大军,公瑾兄不服,率军出至沛国战线,营中空虚,他曹仁岂能不趁势来攻?”
周瑜嘿嘿笑道:“正是如此!”
陆逊长拜道:“周公妙计,此计若成,曹军必一败涂地。”
周瑜眯着眼睛看着远方,“且就看他曹仁敢不敢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