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天子之怒
长安,未央宫麒麟殿,一派寂静肃穆。
几个身穿朝服的大臣战战兢兢匍匐在地上,大气不敢出,一动也不动。宫殿正中的陛台上,景帝坐在九五之尊的宝座上,面皮涨得通红,头上的珠冕冠剧烈抖动着。只见他满脸怒气把一个竹简奏折狠狠砸在地上,竹简散落开来,溅得到处都是。几个大臣吓得哆嗦了一下,趴得更低了。
“哼!朕下旨要斩的人,这可好,反倒封爵赐号了。啊?还什么爱妻男爵,什么临邛君!要不是地方的奏折,朕至今蒙在鼓里,还不知道呢?你们这些朝臣真是朕的忠臣良将啊,一个个真是干得好啊!”景帝越说越气,忍不住大声冷笑起来:“想不到朕的天下,竟然到了这步田地。堂堂皇帝的圣旨,竟然就走不出这未央宫!”
……
几个大臣低低跪伏着,脸都贴在金殿的地砖上了,一个个都不吭气。
“出了事,你们别在这里装纯良,一个个都给朕说说,该怎么办?”汉景帝骂够了,端起一杯茶一口喝了,无可奈何地对下面的大臣挥挥手,“都起来说话!今天谁也躲不过,都说说吧。”
几个人这才磕头谢恩,磨磨蹭蹭地从地上爬起来,手忙脚乱整理一下头上的冠帽,慢慢站直了身子。可他们面面相觑,谁也不愿意先开口说话。因为,他们一个个都清楚,这件事情冲突的核心其实还是帝后之争——也就是当今皇帝和太后窦太后的矛盾。不然的话,又有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和圣旨对着干呢?
帝后之争这几年愈演愈烈,这中间是母子矛盾,又是家事,又是宫斗,又是皇权之争,千头万绪,谁能解得开呢。往日,大家碰到这样的事情,都是装聋作哑,和稀泥装糊涂,三缄其口。可今天,景帝似乎是要刨根问底了。
“说说吧,朕的大忠臣们!”景帝语含讽刺,声音冷冰冰地说。
站在前面的那个大夫看着实在躲不过去,就对着景帝拱手一揖,然后摇头晃脑地说到:“陛下,古人云:‘根之茂着其实遂,膏之沃着其光晔’,子曾经曰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易》有云……”。
“住口!别光引经据典了。难道让朕在这里听你背书吗?快说说,程郑的事情到底要怎么办?”景帝似乎早就看破了他的伎俩,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
“啊,陛下。臣以为,要想解决政令不畅乱象,先要彻查这起事件的,是何人抗旨?是朝中大臣还是地方官员作祟?把这些查清楚了,才能举一反三,不让类似事件发生”,说完了,这人偷眼看一下景帝,又快速低下了头。
景帝一听,这话说的似乎有理,但瞬间又明白过味来,冷笑一声,怒斥道:“这种事情明摆在那里,还查什么?事情交给你办,又要像上次梁王的事情那样,一查大半年没了音信,最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吗?哼!无用的东西,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