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琴挑
“叮叮咚咚”的琴声从司马长卿腕底传来,清幽高雅。
文文平日里听古琴并不多,听了几下,发现这种中国最古老的乐器,弹奏的声音其实都是单线条的,是在一个平面的。它和交响乐那种立体的、多声部的,在高亢和低徊之间存在巨大音差、不同段落间整齐音阶相比,是有着天壤之别。
古琴是单维度的,却又是辩证对称的,它不华丽却沁人心脾,不够丰富却能击中人的心脉,听了几下,文文的心就沉浸在其中,无暇胡思乱想了。在司马长卿的乐曲中,似乎有着一个多情的凤凰在苦苦寻觅爱情,急迫、激情、憧憬、失落、兴奋、惊喜……都交融在一起,颤动着、共鸣着。
文文听着听着,不由得泪光晶莹,在七彩的泪光中,她似乎看到了彭正,看到了彭正为他做的一切,看到了彭正对她纯净、深挚的爱怜,看到了他们俩在一起那短暂、快乐的时光。
不知道过了多久,文文慢慢从梦中醒来,琴音早已经停了,只有她还站在那里怔怔地听着。司马长卿双手交叠在一起,低头不语,似乎也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中无法自拔。
“呼……”,文文长长出了一口气,轻轻一笑,“好琴,好曲!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听文文吟出这句唐代杜甫的名句,司马长卿脸上一大片错愕。这句诗太美了,司马长卿是辞赋家,可这样美好的诗句还是第一次听说。他不由在嘴里低声吟诵:“‘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妙啊,真是妙啊!这是七言诗,怎么竟然可以有七言诗呢。太妙了,妙啊!‘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真是绝妙好辞!”
说完这句话,司马长卿看文文的眼神已经是温柔缠绵,外加激情澎湃了。
“司马公子好琴。如果能每天听你的琴声,恐怕吃糠咽菜也是世间最幸福的女人!”文文羞答答地感叹了一句,“可惜奴家今生今世是没有这个福分了。”
“谢!”司马长卿也是脸上一片潮红,拱手施礼表示感谢。然后,他抬起头,用炙热的眼神看看文文,又指指古琴,意思似乎在说:“如果文文想听,他还可以再演奏一曲。”
“司马公子不必再弹了。你这一曲动心,倾国倾城,听了一曲足够了。谢谢公子”,说完了也是低低一揖。
“谢谢公子,好听,真是好听啊!”看看司马长卿没反应,卓王孙也觉得自己刚才赞扬的话太肤浅,就又搜肠刮肚地地补充说:“这曲子好,挺长。我觉得比丧礼上吹鼓手们弹奏的曲子都长,这样好,实实在在,一个曲子就是一个,让人能听痛快,听饱了,再不想听了。不错不错!”
文文和司马长卿都没理会卓王孙,他们四目相对,真情流转:司马长卿眼中的急迫、激情、憧憬、失落、兴奋、惊喜……都和文文的情感交融在一起,颤动着、共鸣着,激扬向上。良久良久,文文才深深吸一口气,轻声说道:“后会有期!”然后,轻移莲步,走出房去。司马长卿愣愣看着文文的背影,千言万语想说又说不出,愤然用手在琴弦上用力一划:“琮”地一声。文文闻声脚步一顿,停下了,款款转过身来,看着司马长卿涨红的脸庞,目光在他脸上打量了好久,这才说:“奴家只听公子之言,公子让奴家嫁卢三贵奴家就嫁卢三贵。如若不然,天涯海角,漂泊江湖也是等闲。”说完了,更不答话,飘然而且。
“厉害,厉害!”卓王孙眨巴着眼睛笑眯眯地对司马长卿说,“这个丫头从小就是任性,是出了名的小犟牛。今天,要不是公子演奏这一曲,恐怕她说什么也不肯轻易嫁给卢公子的。你听她刚才说的多好,啊!‘让嫁卢三贵就嫁’,公子,你的琴艺真是天下第一,连这个小犟牛都被降服了。真是对牛弹琴啊。厉害,厉害了!”
“不……不……不……不……不……不……不……”,司马长卿涨红了脸又开始单曲重放。
卓王孙也受不了他这点射,忙拦住他的话头,“今天就到这里,司马公子您先在客房歇息歇息,我们准备一下回礼,还有小女的生辰八字。今天公子就在家中住下,我们晚上饮一杯酒,等明天一早,我收拾好了,再让人送公子回去复命吧。”
“好!”司马长卿如释重负,一口答应下来。
今天卓王孙真是高兴,难得地拿出了好酒,还杀了一只鸡,从仓库取出了一些腊肉。卓王孙陪着司马长卿喝酒聊天。当然,聊天就是卓王孙一个人说话,司马长卿只是偶尔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