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两千北方骑兵浩浩荡荡往南方而去,未做任何隐藏的动作正是要南方各村看个明明白白,清楚了解北方人即将做些甚么。
碰上北方人如此作法,众村庄自然也没有甚么好说的,派兵的派兵,收缩防线的收缩防线,各自有各自的应对。
在这些动作中,除了乌尔村庄有所决断外,河下游的其他村庄也开始了多场论战。
与乌尔村庄的一千远征军不同,两千骑兵是一个很特别的数目,依照战力来看,在战术得宜的情况下两千骑兵有很大的机会能吞掉比自己多上数倍的步兵,换言之如果战力不足就去挑战这支部队肯定有去无回。
面对如此威胁,各村认为最好凑出万人以上的队伍,然而若要每一个村庄各出千人却又会产生异议。对大村来说,随意调出千人出征根本无关痛痒,但对小村而言,这千人部队可以说是省吃俭用才养出来的专职战士,怎么可能随便牺牲呢?
一般来说面对这种情况各村会僵持许久,最终不了了之,让脚程快速的北方人顺利通过而不动作,不过这次并非如
此。
在小村感到不平衡的言论下,河下游的大村很快就妥协了,愿意以比例抽调部队,使小村负担较小的风险。
大村的行为并非令人不解的谜团,河下游各村与西北、西南,乃至乌尔村庄这些战区中的村庄并不相同,他们完全远离这次的危机,也因此他们的顾虑与战区的村庄不同。
战区的村庄在被侵略的同时便有了自己的角色,之后只需要保存兵力便可,河下游的村庄则必须出兵,原因在于未来若南方人类世界要彼此争夺主导权之时,这些村庄可以避免被以“漠不关心”这类说词攻击。试想要是敌人从自家门口经过却无动于衷,不就坐实了这项指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