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买东西需要多少钱呢?
在乌尔钱逐渐普及后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因为神殿放任乌尔钱涨跌,使得物品与乌尔钱之间的关系有着不算小的波动。
比起物价波动,关税明显没有那样强烈的问题,所以有些商人们会偏离传统,采用托运的方式将货物运到目的地,并先一步确认当地物价,再来决定货物的价格。
更有些商人干脆不运货了,而是利用信息的不对称先一步到附近的村庄逢低买进,收购抢手的货物,再运回其所掌握的市场趁机赚上一笔。
可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商人,都有可能碰上流动资金不足的情况,这时候他们就必须借钱。
不过借钱是一门只有风险的事,如果没有相当友好的关系与信任感是没有人会随便借别人钱的,而有些人在这其中看到商机,便衍生出了借贷这门生意──他们让借钱变得不只有风险。
──借钱后就要回收钱,而且要收回更多,就算收不回来,也要赚回来。
许多原本经营仓库工作的业者看到这门生意的未来发展,所以决定
只要带差不多价值的货物前来抵押,那么他们就会先借出资金,等到借款者还清后再将抵押品送回。
可是这又碰上了另一个问题──哪来那么多钱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