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山村小学!
顾北北哭了一场,好不容易刚刚止住哭声,一眼又瞥见了那个搪瓷缸子,搪瓷缸子内壁上还贴着一块泡的已经有些松软的硬馍,邹大哥嘿嘿干笑了两声,手指一挑,把那块硬馍捡起来塞进嘴里,使劲嚼了嚼,“挺香的,浪费了可惜了的。”
一句话惹得顾北北眼眶一红,眼泪止不住的就流了下来。
秦帅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也是莫名的一酸。
那块硬馍,刚刚秦帅看得真切,就算是丢给慕容博家那只藏獒,恐怕也沦落为“狗不理”的下场,而这个邹大哥,却吃得喷香,那副满足的模样,绝不是装出来的。
更让秦帅吃惊的是,这位邹大哥,竟然会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虽然也是带着几分乡野气息,不过总算能让秦帅听得明白他在说些什么,比起昨晚寄宿的老大爷老大妈说的那种吐噜噜一口气就是几百个字的方言,让人听起来感觉就亲切的多了。
再次打量这位邹大哥,秦帅忽然觉得他那纵横沟壑的脸,也不那么难看了。
相反的,在这位邹大哥的身上,秦帅甚至能感觉到一种文人气息,就在这时,邹大哥在自己衣服上蹭了蹭手,从上衣兜里摸出一个眼镜戴上——其中的一个镜片上已经裂开了一道裂痕。
怪不得这邹大哥一直没有认出顾北北来,原来是个近视眼。近视眼也就罢了,这副眼镜,也太可怜些了吧?且不说碎了的那个镜片,竟然还缺了一个眼镜腿儿,就那么用一根红绳拴着,系在耳朵上。
顾北北悠然叹了一口气,拎过自己的旅行包,从里面掏出一个新眼镜来送到邹大哥手里:“邹老师。你试试看能不能用?”
这些年没有回来,顾北北也不知道邹老师的眼镜度数是不是长了。那邹老师喜不自胜的接在手里,乐了。这一乐,脸上的沟壑更深了。“能用,能用。”小心翼翼的把眼镜收在怀里,舍不得戴。
顾北北把邹老师和秦帅,各自介绍给对方,提到秦帅的时候,说,“这是在东江的一个朋友。”提到邹老师的时候,却掩不住脸上的钦佩:“这是我邹大哥老师。”
邹老师有些羞涩的笑笑:“邹佛海——平安小学,一个不起眼的老师。”
两人客套的双手握在一起,秦帅道:“我从小最佩服的就是老师了,邹老师,您不是本地人吧?”
邹佛海又笑了笑,背起那两个箩筐用扁担挑着:“走,先回学校,咱们边走边说,小北啊,你回来就好了,老校长老是念叨你们几个出去的孩子,生怕你们在外面混的不好。”
三人举步前行,秦帅偷偷瞄了一眼,就看见那箩筐里面,被塑料布包裹的地方,装满了红皮的新版新华字典,一本摞着一摞,平均一个筐头里面,就满当当的塞了一百本还有多。
短暂的交流之后,秦帅总算明白了大概。
这位邹佛海邹老师,确实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小时候是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他们嘴里的老校长收留了他,并且供着他上了师范学院。属于在顾北北之前走出去的那一批人。
师范学院中专毕业之后,邹佛海无怨无悔的回到生他养他的村落,在老校长的小学校里拿起了教鞭,成为了一明光荣的……那个,民办教师。
这小学校交通不便,外面的东西很难进来,邹佛海昨天就出门去了县城,在新华书店里挑回来了这两箩筐的新华字典,言语间,掩不住兴奋,说什么有了这批字典,学生们的识字水平。定然会提升一个新的台阶。
说道情真意切之处,邹佛海热泪盈眶,连连说苦了老校长,苦了这批孩子们。
他却完全没有提到自己,甚至没有说挑着这两箩筐的新华字典往返两天,也只不过给自己准备了三个硬馍而已。
“这么交通不便,为什么不在山外面重建小学校呢?”秦帅有些狐疑的问道。他知道顾北北“卖身”的那一千万,已经打到了这老校长的账户上。
那个老校长,自然就是顾北北提到过的“爸爸”——当然不是她的生父,和邹佛海一样,顾北北也是被老校长收留的“孤儿”之一。秦帅感觉的出来,顾北北对自己生身父母,几乎已经完全没有感情了,相反在提到这老校长的时候,却有一种为人儿女的深深的感恩之情。
穷乡僻壤,有个二三百万,足够建设一所三层的小楼,提升一下学生的生活品质了,而半山腰往下看,这小学校,依旧是破烂不堪,甚至有些几乎都快成了危房。
谁知道秦帅这话一问出口,却换来了顾北北和邹佛海两个人的白眼,一副你啥也不懂的表情,秦帅无奈苦笑道:“你们别这么看我啊,我不明白,还不能问问么。”
山里蚊虫多,顾北北折了一根树枝,一边扑打着,一边轻轻拽着秦帅的手:“学校不是合法的,并没有办理相关手续。”
言下之意,扩建也是一个麻烦事。
顾北北给秦帅讲了这个小学校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