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比起很多大人物对他的期望,只有秀才级别的功名算是毁了。但在方家村这样的小村子里,秀才可是顶天的人物!出了一个,就连隔壁村都要敬畏三分!
叶南跟着他走到竹屋后的三进小院,那是他平时读书写字的地方,透着一股淡淡的墨香。
隔着数里距离,远处还有三亩田地。此时正值夏初,从土地里拔出的青苗葱翠,乃是由方仲永亲自下地开垦。
秀才种地,说出去可是会让人贻笑大方的事情,但方仲永却不以为意。
比起他之前从天上坠落到地下受到的无数嘲讽和打击,区区种地算什么?
带着叶南走进屋中,方仲永本想从书架上取出一本自己抄写的论语。
但他犹豫片刻,回头看了眼叶南,移开几步,打开一方珍贵的檀木盒,双手用力,从里面取出一本已经显得有些老旧的《论语》。
他将这本书轻轻放在外面的石桌上,石桌竟然颤动了一下,随后让叶南在石桌前坐下,指着书上面的字,一字一句的念道。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他一口气念完了整个学而篇,正气洪亮的声音传入叶南耳中,就如同老树生根,再也挥之不去。
迎着方仲永期待的目光,叶南开始背诵,袅袅童声,清脆响亮。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从开始一直到最后,当叶南念完“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方仲永忍不住抚掌大笑三声。
“好好好!果真是过目不忘!”
他很清楚的记得,自己没教过叶南学而篇。所有方家村孩子的启蒙,都是五六岁时,从《千字文》开始。
他的神情激动不已,就连下巴上的一撇胡须都要翘起,高声道。
“叶南,你可愿拜我为师?”
“先生,”
这个时候,叶南影帝附体,表现出了一个小屁孩儿的无知和天真。
“拜您为师的意思是,就好像孔圣与他的七十二名弟子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