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上的理论统统都站不住脚的,陆良在讲解的同时,也拿出纸笔罗列出了当时的国力对比。
“是秦将李信统兵二十万伐楚,最终被楚将项燕击败吗?我记得后来秦王启用王翦父子再度伐楚,统兵六十万再战,终于将楚国的主力打垮,奠定了一统天下的格局,二十万加上六十万的话,就是八十万。”
柳轻舞在其中也发现了一些不太对劲的地方,眉头蹙起,以前她还从来没有仔细的思考过其中端倪。
“秦国击败赵国几乎已经是倾国之力了,再击败强楚,这远远超过了国力能够承受的范围,秦军再是厉害,也不可能以一当十,要不然也不会在第一次伐楚之战折损二十万,在击败六国军队同时。”
“他们的损失也很惨重,所以按照正常的途径,秦国最多每过二三十年击败一个国家,就得休养生息几十年,然后采取逐步吞并的策略,最终花上几代人的力量,才能一统天下。”
“而且这还建立在其他六国始终处在停滞不前状态,但事实上其他六国无论是谋士还是战将,人才从来就不比秦国来得少,所以按照最基本的国力计算,正常情况下秦国根本就不可能在短时间一统六国。”
陆良经过计算以后,得出一个否定的结果,这是对历史的一次质疑,而质疑历史往往是需要勇气的。
“可是最终他还是做到了,在秦王嬴政短暂的一生中,他做到了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你的意思是说,他之所以能够做到,用的就不是正常的情况,而是采取了某种特殊的方法才赢到最后吗?”
南宫遥顺着陆良的思路进行思考,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她也试探性的提出了一个答案来。
“或者说是借助了某种特殊的力量,才能做到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而且类似的例子有很多,不仅是遥远的华夏,就是现在的近代史上的第三帝国也同样如此,第三帝国作为一战的战败国,国力被严重的削弱。”
“而且彼时第三帝国四面被围,工业基地也被邻国控制,他们已经在一战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国力虚弱,百废待兴,可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们就强势崛起复苏,并且横扫整个欧洲大陆。”
“如果不借助外来的力量,单靠本身的国力,是没办法做到这一点的,所以我们可以提出一种假设,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存在着一股超自然的力量,它强大到足以干扰到历史的选择。”
“在人类历史上,不仅仅是我们华夏的古代人物,整个世界范围内那些名垂青史的人物,他们多次利用这股力量,用来达到自己快速崛起的目的,秦朝是如此,第三帝国同样是如此。”
陆良继续耐心的解释,这次他又拿近代史举例,柳轻舞等人都竖起耳朵聆听,不断的点头。
“可是这两股势力似乎都有着一个共同点。”
南宫遥敏锐的捕捉到了一些细节,当即指出。
“没错,他们都很短命,秦朝二世而亡,第三帝国则在横扫欧洲大陆以后,如同彗星陨落一样,迅速的沉沦下去,我们可以再次假设,他们借助的这股力量是有着很强的副作用的,就如同药剂一样。”
陆良明白南宫遥想说什么,肯定了她的猜测,在抽丝剥茧中,他们离真相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