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升中学的那日,徐睛第一次看到郑捷捷。
那时正是九月初,天气好得诡异,阳光亮得恍如打磨后的金子。校园里熙熙攘攘,使得周遭温度再度加剧;许多半大的孩子,拿着一张张的注册单跟体检单在校园里跑来跑去,满脸都是兴奋,当然,他们的身后都跟着不止一位的家长。这个年纪的孩子多半是独生子女,家长自然当作宝贝。
然而徐晴是例外。天气炎热,她背着书包,在教学楼外的小广场的重重人群中穿过去,最后终于来到了告示板前。她站住,仔细看着新班级的学生名册,费力的寻找自己的名字。看得出神间,听到她身边有人叫:“呀,捷捷,你在一班。”
说来也巧,徐晴正寻到了自己的名字,同时在自己名字的上面看到“郑捷捷”三个字,原来是自己的同学。于是侧了头循着声音看过去,只见一个皮肤白皙眼睛明亮的同龄女孩就在她旁边不远。她穿着一件浅蓝色印花长裙,头发扎成马尾,背上搭着一个同样是浅蓝色的书包,也许是天气太热,她微微蹙着眉头;就算是这样,也足够动人了。她愣了愣。呵,这样美的少女,居然是自己的同班同学。
然而郑捷捷注意到徐晴,却是一两个小时后的事情。那时她已经按照讲解找到自己的教室,将入学单交给班主任,班主任姓李,笑容亲切,相貌和善,看了她一眼后,说:“暂时找个位子坐吧。”
教室坐了小半,先来的同学们交头接耳的开始说话,极少出现单个的位子,就算有,旁边的同学也是男生。青春期的小女孩对男女关系极其敏感,她也断然不会坐在男生的旁边。郑捷捷犹豫的在讲台前站了一会,觉得愈发失望时,终于发现靠窗的第四排还有一个空位。旁边是一个文静的少女,头发不长不短,刚好披到肩上,看起来清清爽爽;她头微低,手里翻着一本大部头的书。
看什么书那么认真?郑捷捷被徐晴专注的样子吸引,走过去后问:“你里面的这个位子有人吗?”
女生看书得专心,没有听到她的话;郑捷捷脾气发作,有点不耐烦,声音不自觉的拔高,同时手拍到她的书上:“我问你你旁边的位子有人么?”
女生如梦初醒抬头,并没有因为有人打断她的阅读而不愉快,她脸上是抱歉真挚兼而有之的笑意,一边说“对不起对不起,我看书太入神,没听到”,一边起身让座。
她那一笑,让郑捷捷觉得自己理亏,坐下后有一会没有说话;偏偏旁边的女孩也没有开口说话的意思,自顾自的又埋头苦读起来。总不能这么下去吧,郑捷捷拍一拍她,看到她抬起目光看向自己,才说:“我叫郑捷捷。”
“我叫徐晴。”这就算自我介绍了。
虽然是个不怎么样的开端,但这的确是她们的初识了。
说话时,郑捷捷看到徐晴课桌上的书,惊喜叫出声:“好巧!你也喜欢阿加莎?”
初一的孩子看阿加莎的侦探作品,并不常见,何况是这样清秀的女孩。徐晴也顾不得那精彩绝伦的指证杀人凶手的情节,来了精神,笑:“你也喜欢?”
“是呢,”郑捷捷眉飞色舞,“我看过她十多本小说,太精彩了。你最喜欢哪一部?”
徐晴想了一想:“《阳光下的罪恶》和《平静小镇里的罪恶》。”
郑捷捷两眼放光:“不会吧!我也最喜欢这两部。我现在还记得《平静小镇里的罪恶》中的那句‘人们穿着不同了,声音不同了,但是人类还是同他们一模一样’。”
从来没再任何一个人身上发现那么多共同点,所谓知己当如是!两人的手紧紧相握。
成为朋友的原因可以简单,对她们而言,就是简单的一番叙话,两人就成了朋友,从此形影不离。
一中是市内最好的三所中学之一,实行的是强制性的住校制度。分配宿舍时两人又诧异的发现,她们床刚好相对,两人相视一笑,不过一天工夫,熟悉得好像多年老朋友。两人在学校里共同出没,一同上课,一同回寝室,一同去食堂,有一个的地方在五米内必定能看到另一个。两个女孩身高身材也相似,不止一人怀疑他们是姐妹,老师数次调位都不忍心分开她们。
郑捷捷说:“看看这许多巧合啊,我们若不是好朋友,天地不容。你说是不是?”
徐晴笑着点头:“无巧不成书,我现在才知道这句话还很正确。”
不过也不是完全一样,两人最大的区别便是读书了。
郑捷捷对读书这事并不怎么放在心上,属于那种只要过得去就可以的类型,宁愿看小乱七八糟的小说耗费生命。徐晴劝过她,她耸肩:“读书也没什么意思。”
徐晴说:“还要中考才能上高中呢。”
郑捷捷朝她挤眼睛,压低声音:“没关系,你上哪所高中我就上哪所高中学校。反正我跟你走。”
徐晴满脸问号:“啊?”
郑捷捷倒笑了:“好了,不说了。”然后继续埋头看小说。
入学考试和期中考试郑捷捷成绩处于中下,但文科还不错,数学很糟;徐晴则是个认真的人,对待学习一思不苟,成绩非常好,在班上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尤其是数学,永远是第一。期中考试时,在全年级一半不及格的情况下,徐晴居然得了光辉的满分。整个年级的所有人顿时拜倒脚下,不论走到哪里,都引人侧目。
徐晴对这种注视还算处之泰然;郑捷捷深有感触,思考了好几天,最后拿过徐晴的卷子,说:“我以前不在乎分数的,此时看到这张卷子,才觉得,分数的确是神圣的,一个人做了什么,不做什么,它都看着,记着——分数的确是最公平的衡量工具,和别的事情没有关系”
徐晴诧异:“你才知道?我一直觉得是这样。”
“你以为谁都是你这么非人般厉害!”郑捷捷不满的撇嘴,“跟你在一起,我觉得与犹有荣光。”
徐晴不以为然:“我倒是觉得跟你在一起,才有面子。”
“不是,有人说你聪明,但实际上你也够迟钝的,”郑捷捷若有所思,苦笑说,“你没感觉到,人家看我,不过是看我这张脸,看你却不一样,全是钦佩的目光。”
郑捷捷时常看到班里的许多功课极好的男生站在她们课桌边,规规矩矩,等着徐晴算出结果,然后请教。开始班上确有对徐晴不服气的男生,认为女生数学怎么可能学的好,挑衅过不止一次;到后来,每次有难解的题目,男生们都说,找徐晴吧。不论多么难的题目,她眉头都不皱一下,提起笔快速的演算。
郑捷捷爱死了徐晴心无旁骛的样子,每次看到徐晴顺利的解出一道道题目,搂着她哀嚎:“一中才气共有十分,你徐晴就独得八分了啊。你行行好,分一份给我吧。”
难得郑捷捷肯认真学习,徐晴也心甘情愿的履行职责。她一脸严肃拖过她桌上的小说或是其他什么与学习无干的读物,将数学资料重重放在她面前,用铅笔画上几道题。
“好啊,把这几道题做出来先。”
“可是我不会。”
“有我呢,不懂就问我。”
徐晴不讲空话,尤其在考试前,宁可自己的功课放着不复习,也要逼着郑捷捷没日没夜的加紧补习数学,后来上了初二初三,补习的科目扩大到物理化学。
补习的日子是极其难过的,两个人缩在一张**,打着手电,电筒昏黄的灯光落到印有密密麻麻公式的书页上,让人头晕眼花。因怕吵醒寝室的同窗,还不能说话,所有的交流都是写在草稿纸上。
早上醒来都是两人眼睛都是肿的,寝室同学看到,吓一跳,忙问怎么回事。
解释原因后,同学不乐意,说:“怎么只给郑捷捷补习数学?难道厚此薄彼?”
于是夜晚的补习队伍日渐壮大,徐晴思路明确,几句话就能说明问题,绝不拖泥带水,尤其是概念性问题更是了解的通统,三言两语后,绝大多数人都能明白问题结症。再有不明白的,她便伸手在图上补上一跳辅助线:“明白了?”
这样的辛苦,不是没有效果的。
下一次测验,女生的数学没有一个不及格,让数学老师惊讶了许久。郑捷捷考到了八十以上分数,加上不错的文科成绩,名次大幅度提高,一脚跨入班内第一方正。她兴奋得脸都红了,大呼小叫:“我现在才知道我愿来这么厉害,读书也不是很难的事情吗,以前我怎么那么不喜欢呢。”
徐晴会心的笑起来。
郑捷捷抱着她:“谢谢你啊小晴。你因为帮我复习了,成绩还下降了。”
徐晴并不在乎下降一两名这类的小事,郑捷捷却过意不去,从家里带来一盒的巧克力,逼着她吃。徐晴不是没见识的人,曾经也有人给她带过这样一小盒巧克力,看到盒子上的标志,心里就有数,摆手说:“太昂贵了。而且我也不怎么喜欢。”然后坚持着不收下。
郑捷捷“呀”一声,说:“什么贵不贵的,不要管那个,你尝尝吧。我的一片心意,你一定要收下。”
说着拿起一块送到徐晴嘴里,笑容动作都暧昧,看的一旁的室友大呼小叫:“少儿不宜,少儿不宜。”
徐晴抑制不住笑出声,拍拍自己的脸,换上郑重其事的面孔:“捷捷,我们前世一定是夫妻。可惜此生投错胎。”
郑捷捷顺势倒入徐晴怀里,哈哈的笑:“真叫人遗憾啊。”
巧克力果然味道极好。
虽然郑捷捷从来不肯谈自己家里,但徐晴知道她家境极好,只从那吃穿用度就可以看出来,绝大多数东西,都没人见过;每周她家都有人送东西来,五花八门的零食,最新鲜的水果,根本吃都吃不料。郑捷捷不是计较这些小事,所有的东西都分给大家,自己一点都不留下。看到郑捷捷一幅“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神情,徐晴忍不住说:“你也未免太大方了一点。”
郑捷捷老实交待:“要是以前也未必这么大方,小学的时候我很喜欢吃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不过现在全部没兴趣了,一心想的是怎么把书念好。”
徐晴眼一眯,慈爱的拍拍她的头:“孺子可教也。”
一旁有同学李乐雨笑起来:“没想到徐晴你也会开玩笑呢。大概是被捷捷影响了?”
两人对视一眼,还没说话,另一个同学张笑笑却说:“我看是捷捷受徐晴的影响最大才对。”
徐晴说:“啊?你们在说什么?”
郑捷捷也是一头雾水:“不懂。”
张笑笑点评:“你们是只缘身在此山中。”
两人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除了谈论阿加莎之外,她们跟每个稚气却以为自己已经懂事的初中女生一样,谈论学校的男生,评论电影电视明星,所有看过的小说,同时,在背地里发泄对老师的不满。
不过说归说,到底还是优秀的学生,成绩喜人,笑容甜美,十分受老师喜欢,同学间的人缘也非常好。
老师们私下评论她们时,曾有一句很精辟的论断:“从未见过徐晴这样聪明的女孩子,随时见她都是捧着课外书读,并不专心于课本,然而成绩依然优秀,全年级的女生竟没有一个能赶上她;郑捷捷也难得,那么短的时间,成绩一下子提高,没点天赋还真不行。不过尤其难得的是,最初还有点大小姐的骄纵,脾气也慢慢改了。长的又好,出生于那样的家庭,真是完美了。”
这些话的片断不久传到她们的耳朵里,郑捷捷当作笑话听罢也就算了,可给徐晴带来了一丝感慨,她说:“世上怎么能有不劳而获的事情,怎么能不看书就学好功课?我辛苦的时候,你们都不知道罢了。”
此话真是人间至理也。当时周围许多人,围了一圈,听学校某位老师的孩子说着关于老师们的八卦。此言听得人周围人都睁大了眼睛,连连点头。其中有一位男生听得浑身一震,仔细的打量了一眼徐晴,微笑恬淡的样子,让人着迷。
郑捷捷惊讶:“徐晴,我总觉得活像一个历经世界沧桑的老人。老实交待,你那里来的这么深刻的思想?”
徐晴睨她一眼,笑盈盈:“那是因为你没有领悟到精神,挑灯夜战的苦楚你忘记了么。”
话题轻轻巧巧的被岔开。年轻人嘻嘻哈哈的,很快也就忘了这件事情。
一学期很快过去。寒假时,郑捷捷终于才知道原委。那是放假的第二天,她打电话到徐晴家,电话那头是一把苍老温和的声音,说话时声调有些怪,不是本地口音,但听起来就是舒服。
“请问你是谁?”
郑捷捷连忙报上姓名:“外婆您好。,我是她的同班同学。”
“你就是小晴提到的那位同学?”
“徐晴常常提起我吗?”
“是的。说你十分可爱漂亮。”
这句话听的郑捷捷分外喜悦,她笑起来,声音清脆,犹如玉珠溅落玉盘之声。
片刻后徐晴来接电话,解释说:“她是我外婆,我们住在一起。”
郑捷捷“呀”的叫一声,顿时想起徐晴从未提过父母,便急切的问:“只有你跟你外婆住在一起?”
“哦,还有一个小阿姨。”
“你父母呢?”
徐晴在电话那头沉默许久,开口时声音听不出异样,“许多年前就离异了。”
不等郑捷捷再问什么,徐晴又说,“才放假第二天就开始想我了。真感动。有事么?”
“请你到我家玩,怎么样?”
徐晴的视线在屋里行走一圈,外婆坐在安静的小客厅内的沙发上,带着老花镜,翻着书;电视无声的播放图像,像在演一幕哑剧;阿姨在厨房里做饭,饭菜香味散开。她听着郑捷捷说出时间地点,想一想:“好的。”
“那就一言为定,”郑捷捷十分高兴,补上一句,“你认识路么?若是不认识,我让人去接你?”
“再大的城市也能找到路,哪里至于啊。”
笑着搁下话筒,外婆笑问:“郑捷捷邀你出去玩?”
“是的。”
徐晴走过去,靠着外婆坐下,看了外婆手里的书一眼,不禁莞尔,“外婆,怎么还是红楼梦?你看了多少年了?”
外婆头发半白,十分慈祥,扶了扶眼镜,微微一笑后说,“每次看,似乎都能读出些其他的东西。活到老,学到老,古人的话从来不错。”<!--PAGE 5-->
<!--PAGE 5-->
徐晴的外婆姓方,浑身一股书卷味,平生的事迹很丰富,每个出生于三四十年代的老知识分子都有类似的经历。她是新中国最早的一批大学生,曾经出国留学,回国后嫁人生女,夫妻同在高校任教,倒也一帆风顺;尔后徐晴的外公去世,她独自带着女儿生活,岂料遇到了世人皆知的那一场动乱,受尽了折磨,然而始终没有倒下,最后生活总算回复正轨,女儿长大成人。
徐晴的父母是大学同学,如同所有年轻人一样,深深被对方吸引,对方身上的缺点统统看不见,大学毕业后边结了婚,什么问题如期而至,两人皆不肯放弃自己的事业,渐成怨怼,最后协议分手,幼童判给母亲。离婚不足一年,两人各自再结了婚,一个飞往欧洲,一个飞往澳洲,做了访问学者,寻找各自的幸福,留下徐晴与外婆相依为命。
当年的情景,不是不凄凉的。徐晴还记得,父母对骂,在客厅比着谁更会砸东西的情况。
家里挂着一张一米见方的世界地图,徐晴曾问过外婆父母都住在什么地方,外婆在将地方指出来,徐晴小小年纪却已懂事,见到外婆难过,反而安慰说:“没关系,一南一北,再也不用见面,也不会吵架。这样多好。”
庆幸的是,彼时外婆虽然退休,但毕竟是学者,依然有不菲收入;时常又有外汇寄到,故在经济上祖孙俩倒是从不拮据。
上中学时,徐晴因怕外婆在家中寂寞,并不愿意去必须住校的一中;外婆当了一辈子老实,深知好学校好老师对学生的重要性,劝她:“外婆还没老得走不动路呢,我胳膊腿都好着呢。这个地方咱们住了许多年,邻居也是过去的同事,熟的很,读书下棋谈天,做什么都方便,不会寂寞。再说了,还有王阿姨照顾我。”
说的确是实情。这里是大学的教职工宿舍,环境安静——情况普遍都是这样,任何一个城市的住宅区,只有大学里是最好的。这里也不例外,宿舍区到处种着高高的绿树,每四栋楼房就有一个小花园,退休的教授们都会聚在一起,徐晴从他们身上得到许多有益的收获,她终身感激这些睿智的老人。
想了许久后徐晴轻声问:“我许久回不了家,您会不会想我?”
外婆深深叹气,搂住她:“你不想我就好。”
语气很随意。此刻她也是这样说:“刚才打电话来的郑捷捷是你同学?”
“不但如此,我们还是同桌。”
“你们关系很好么?”
徐晴想了一想,笃定的说:“是的,我想,我们会是一生的朋友。”
外婆脸上显格外出宽慰的神色。
她顿时困意全消,心底涌起了一阵奇妙的感受,在察觉到自己感情变化的时候,鼻子忽的酸涩,眼泪已经掉了下来。<!--PAGE 6-->
<!--PAGE 6-->
多年后,徐晴在回国的飞机上,漫长的旅途,看不到尽头的云层让她恹恹思睡,于是随手拿过一本休闲的读物,读到古希腊一位传奇的哲学家说的一段话——凡智慧所能提供的,助人终生幸福的事物中,友情远远高于一切。
第二天徐晴准时到达郑捷捷的家。郑捷捷的家在城郊,抬头可以看到一条绕山的车道,虽不宽,但十分整洁,绵延到半山腰一栋小小的白楼处。小楼被郁郁葱葱的树木掩映,屋顶是红色瓦片,颜色和谐明亮,远看去,活像童话故事里的城堡。
沿着车道缓缓行走,徐晴想起转了几次公车才到达这里,不禁面露微笑,这里果然也住了美丽可爱的小公主呢。
终于走到小楼底,徐晴抬手摁门铃,留心到小楼左侧的车库中停着数辆黑色光亮的小轿车,流水线的车型一字排开。徐晴来不及咋舌,一辆十分拉风的白色轿车缓缓从她身边驶过,停在已有的那一排小车最右处。
徐晴暗暗诧异,不免多看了那车几眼,然后惊讶的睁圆了眼。车上走下来一位极其年轻帅气的男子,头发三七分开;深色的上衣深色的长裤,衬托的腿长而直。他弯腰,伸手从车内取出一个包装精致的礼品盒,托在手里,偏头将目光转到大门处。一举一动都风度翩翩。徐晴感觉心跳加快,好像看到了光彩照人的电影明星。
看到徐晴亦站在门口,他边走边抬手招呼,面露微笑:“你可是捷捷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