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不比如此。”乌左说道,“关雎殿下有孟婆相助,必定能逢凶化吉。”
“但愿如此。”蛟龙王略有些不安,冷甯从外面走了进来,行礼道:“陛下,属下回来了。”
蛟龙王看向他,问道:“可有把事情告知我儿?”冷甯颔首回道:“已经相告,殿下让属下回禀陛下,说是蛟龙珠已寻得其所在,请陛下放心。另外孟婆让属下转告陛下,她说让陛下在雷劫之后再去。”蛟龙王听冷甯说的话,顿时安心不少,可冷甯又说:“不过,陛下。”这个话一转,让蛟龙王又有些不安起来,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冷甯说道:“属下去殿下那里的时候,发现他和孟婆并不在家中,而后,属下循着殿下的踪迹,在一人类的家里见到了他二人,将雷劫之事告知,而后殿下说已经找到蛟龙珠,可是依属下看他们似乎正要赶去什么地方救人。”
“救人?”蛟龙王有些诧异,这个节骨眼上,关雎要救什么人?乌左倒是开口说道:“无妨。想来孟婆知晓个中原由,陛下且可放心。”蛟龙王看了看她,沉默了片刻,问乌左:“亚铎还是没有消息吗?”乌左摇了摇头,说道:“并没有寻得他任何踪迹。”
蛟龙王转过身去看向那水幕,他伸出手来,平放于身前,突的手里变出来一根镀金的短杵。那根短杵上头雕刻着栩
栩如生的龙头,龙头的眼睛是两颗翠绿的绿玛瑙,嘴巴里还有一颗白色的珠子,短杵的尾部是圆柱形,整体长约一尺左右。蛟龙王拿着短杵高高举起,把龙头对着水幕,口中念了几句像是咒语的话,随着他的话语,那龙嘴中的白色珠子转动了起来,飞快的旋转直至最后发出了‘噼啪噼嗞’的小雷电,蛟龙王念了不多时,当他念出最后一个字的时候,他那握着短杵的手就放水幕上轻轻一点:“现!”
随着短杵上龙头碰到水幕的一刹那,整个水幕瞬间就起了变化,顿时变得波浪翻涌,水幕上开始显现出不一样的画面。蛟龙王收回了短杵,朝那水幕看去,乌左和冷甯也都走上前来观看。
那水幕上渐渐显示出当年关雎飞升时的画面,那情景再一次出现,一个书生在雨中奔向关雎,脱下自己的衣衫裹上已经被雷劈焦掉的关雎,紧接着一道雷电便劈落下来,书生怀抱着那关雎死去了。而后当天空恢复日月的时候,关雎从那书生怀里飞出,消失在画面外,不多时,便出现了黑白无常的身影,以及孟婆的出现,至此,画面便终止了。
“乌左。”蛟龙王皱着眉头说道,“这一段情景,我看了一次又一次,却始终没有看出端倪。”
“陛下,”乌左说道,“看来只有孟婆知晓这事情的始末了。”
“多年来,你不也曾多次明里暗里的找孟婆询问,可是孟婆对此事却从来都保持沉默,丝毫不吐露半个字。”蛟龙王摇摇头,“你可知孟婆为何不愿告知真相?”
“陛下,依照那孟婆的秉性,触犯天规的事情她是断然不会去做的。”乌左说道,“孟婆曾说此为天机,不可说。陛下应知,这天机若是道破,可比那雷劫还要恐怖。”
“如此说来,我们就没有办法了吗?”蛟龙王反问道。
“既来之则安之。”乌左看了看一旁的冷甯,对蛟龙王说道,“既然孟婆说让陛下在雷劫后再去,依照她的脾性,她定是有十足的把握,否则断然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的。”
蛟龙王点点头,说道:“希望如此吧。”
鬼城酆都,阎罗殿内。
高台之上不怒自威的正是那阎罗王,他身形庞大,一双大脚上还有数个小鬼正在撕咬他的黑色大靴子,但是他似乎并不为此所动,镇静自若的翻看着手上的书籍。此时黑白无常进得殿来,行礼道:“阎王。”“恩?你两有何事?”阎王声音一出,顿时这殿堂之上感觉打雷一般。
白无常说道:“孟婆传话来了,说是雷劫提前了,让我等务必看守好地府。”
“看守地府?”阎王放下书籍,看向他们两,“哦,是。那你们且按照孟婆说的去做。”黑白无常齐声应道:“是。”
“这三百年前,蛟龙太子关雎飞升失败之时,那被雷一起劈中的男子,当年被孟婆亲自收去。”阎王回忆道,“孟婆可有问起男子那一世之前的前世是何许人?”
“没有。”黑白无常互相看了一眼,一起回道。
阎王略有沉思一番,对旁边一直伺候在侧的青面小鬼说道:“且去取来本座那红皮面的生死簿。”不多时,那青面小鬼便和另外三个青面小鬼一起抬着一本厚厚的红皮面书籍回到殿堂,阎王一伸手一招,那生死簿便自动飞到了他的面前,凌空竖了起来。阎王伸出手在空中滑动着看着那生死簿,那生死簿随着他的手势翻了开去,最后停留在一页上。底下站着的黑白无常很是安静的等待阎王。
“恩……”阎王一边看,一边呢喃,几分钟之后才合上了那红皮面的生死簿,说道:“果然如此。尔等且带上法器,去人界走一趟,助孟婆一臂之力。记住,定然要保住那书生的转世,不然蛟龙一族恐怕难逃此大劫。”
“是,属下遵命。”黑白无常互相看了一眼,行礼后离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