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的领导早先就对新闻值班室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交代,要把没一个电话都做好记录,准备着在晚上的时候,集成一个新的新闻声音版,专门看法社会各界对于夏阳死亡这件事情的观点和看法。
到了中午的时候,报社的领导再次过问这件事情,知道除了各级领导机关的电话几乎一个不落的都已经来到了,而且很懂兄弟媒体单位的慰问电话也到了之后,感觉非常满意。
“读者的呢?”
报社领导最后问:“普通读者有没有什么电话?”
新闻值班室的工作人员脸色十分尴尬,为难的说道:“目前为止有几个居委会的老大妈打过电话,三个还是四个,其余的读者电话……一个也没有。”
报社领导震惊了,质问道:“这些读者怎么回事?我们的夏阳已经为了给他们报道新闻而献出了生命,难道他们连给我们打一个电话的**都没有?”
事实上,这样的电话的的确确是没有,一整个上午,所有的电话,全部来自机关单位,根本不曾有任何一个读者电话。
这在新闻值班室的工作人员的理解之中,都是不可思议的呃,以往的时候,就算是报道一下哪里的下水管道泄露的事情,都会有一些读者打电话过来发表意见,但是偏偏夏阳的死,居然没有一个读者电话。
报社领导对此有点犯迷糊,但是这样的版面或不可缺,当天晚上,还是按照原定的计划,编发了整整一个班,专门刊发了各个领导机关的电话内容摘要,并且在版面的最下面,明确提出了号召,号召读者们积极参与这一次的新闻讨论。
第三天的上午很快过去了,读者的电话还是一个没有来,新闻值班室的只是接到了一些其他的新闻媒体的慰问电话,并且有些新闻媒体提到,他们转载了“夏阳死了,问新闻记者的自由与生死??”这个专题,希望唤起公众对新闻记者新闻自由和安全的反思。
夏阳的死,就像是在读者之中并没有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一样,人们照常的生活着,而对夏阳的死却给出了完全无视的态度。
新闻值班室的工作人员忍不住询问了爆料其他新闻的读者,对这件事情是不是会有什么样的看法,但是,得到的答案,让新闻值班室的工作人员感觉到一阵阵的透心凉,读者们认为这个记者自己做的孽,就要自己负责。
这样的一个局面,大大的出乎报社领导的预料,据说这位领导给与所有的读者两个词汇的评价:麻木、残忍!
唯一让报社感觉到欣慰的是,夏阳之死的报道,引起了华夏记者协会的注意,记者协会表示将会发起全国范围的抗议,要求警察机关严惩凶手,给死去的好记者夏阳一个交代。
这样的一个意见,在全国范围内,再一次的掀起了一次新闻媒体拨打《南济晚报》电话的热潮,各种更加强烈的呼吁之声出现在了电话之中,让报社的领导看和电话记录的时候,脸上稍稍的露出了一点笑容。
第四天的报纸之上,出现了记者协会的倡议和兄弟媒体新的呼声,大家一致认为,应该是行凶的凶手为之付出大家的时候了,是新闻记者为了捍卫自己的权力而战斗的时候了。
面对着连续三天来的报纸,虽然没有普通读者的声援,报社领导还是感觉到了一种强烈的自豪感,至少《南济晚报》这一次出名了。
不过,在这一天的上午,让报社领导感觉到窝火的事情也出现了。
一辆在马路上行驶的摩托车,忽然变道,直接杀进了《南济晚报》办公大楼前的停车场上,停在了夏阳坠楼处的位置上,将一大包的垃圾扔在了上面。
然后,这辆摩托车在报社的保安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迅速的逃离了现场。
很快的,又有一辆摩托车出现了,这一辆摩托车上扔下的是一大袋的脏水,将地面上的垃圾冲刷的四处都是,连带着夏阳的血迹,也呈现出溃散的迹象。
报社领导暴怒之下,当即报警。
在三个路口之外,这两辆摩托车分别被交警拦截下来,经过派出所的询问可以知道,这两辆摩托车上的人都是一些高档写字楼之中的白领,他们看到了报纸上连篇累牍的报道,认为这件事情简直就是一件奇耻大辱,报社不以为耻也就罢了,居然还圈出那样的区域,在大庭广众之下,欢迎别人参观,简直是那南济市的脸丢尽了。<!--PAGE 5-->
<!--PAGE 5-->
派出所对于这样的时间,处理起来是十分棘手的。
报社的意见是,这样的人故意给南济市抹黑,是南济市的耻辱,应该严惩不贷,但是这些人本身的行为,又不构成严重的社会危害,最多就是破坏了一下环境卫生。
最后,派出所只能是按照规定,对这些人进行了批评教育,每个人发了200块钱,放人了事。
这样的一个处理结果,自然死报社领导无法接受的,报社领导决定,在第二天的报纸上对此事进行更加深入的报道,派出所的人对于报社领导的这个态度很冷漠,表示随便。
第二天的报纸上,果然是出现了对于此事的报道,那位写出了“夏阳死了,问新闻记者的自由与生死??”专题文章的刘桦铮再一次出现了,配发了署名文章,强烈谴责读者的麻木不仁,认为某些读者居心叵测,甚至有可能是受到了某些势力的收买,故意给报社的正义行为抹黑。
报纸发行出去之后,在九点钟的时候,绝大部分的报社记者和编辑猜着迟到的步伐来到报社门口的时候,发现报社办公大楼的前面人头攒动,数以百计的人聚集在那里,似乎是专门等待着他们的到来。
报社领导也在上班的队伍之中,对于这样的一个情况感觉到十分的疑惑,他注意到这些人年纪大小不一,最小的像是大学生,最大的大概有四十多岁,身上呃服装也都完全不一样,但是每个人脸上愤恨的表情却是一样的。
报社领导很好奇,找来保安询问这是怎么回事。
但是保安同样说不明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只是说这些人断断续续的聚集起来,到了现在差不多聚集了六七百人,也不知道要干些什么。
报社领导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只好是主动上前,询问这些人的意图,并且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你就是报社的领导?”
其中一个三十多岁的人掏出手机来,看了看时间,说:“为了等你,我是专门请假来的,我们单位是八点半上班,现在已经上班将近一个小时了。据我所知,你们好像是九点钟上班,你作为领导首先是迟到了半个小时。新闻记者的楷模都是你这个样子的?”
他很冷漠的看了报社领导一眼,来到夏阳坠楼处,将手中提着的一个垃圾袋,扔在了上面,又对报社领导说道:“我先子啊步行去上班,路上大概有半个小时的行程,这也就意味着你有半个小时的时间找警察抓我。对了,罚款我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奉陪。”
其余的几百人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说道:“我们也一样。”
不到十分钟的时间,报社办公大楼的前面聚集起来的人全部散尽了,只是在夏阳坠楼处,堆起了一个看上去规模不小的垃圾山。
!@#
(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PAGE 6-->
<!--PAGE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