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三河矿区足有几十里的面积,若没有一个准确的位置,想要将其找出来,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也就只能寄希望与这些资料里,能有些什么蛛丝马迹。
可惜,直到看完最后一张方位图、一张不同精矿的分布图,他也没找到关于宝藏的任何线索。
这就说明,在官方的行动中,那位拥有洞悉一切复曈、并负责这次勘探的谋士,要么就是压根也没发现除矿精以外,其他有价值的任何东西,要么就是已经有了发现,但却隐瞒不报。
想要追查此事真相,无疑相当困难,而重新找一个用那样勘测能力的谋士,同样不容易,且还有万一找不到的风险。
将资料放下的方节,此刻想到了李家。
在他看来,李青阳或许对此事知道的不多,但作为合作人的李莽,若詹王爷只说“那个矿区有宝藏,你帮我弄来,将来我让你封侯拜相”,仅仅这样一个虚无缥缈的承诺,还不足以让李莽有对抗李家的勇气。这家伙肯定知道宝藏的一些信息,起码也要包括所在的具体位置,当然也少不了去详细的了解,确认宝藏的确有颠覆王权的作用,以及詹王爷拥有此物的确可以登上王位以后,这李莽才会有所行动。
“让这家伙老老实实告诉我宝藏在哪,恐怕比让他当着我的面自杀还难。看来,不用些损招不行的。”方节嘴上这么说着,便立刻开始了盘算。
有这颗在前世曾经大放异彩的脑袋,明里计策、暗里阴谋,对他来说完全手到擒来,这次也不例外。
方节的脸上,很快就出现了一丝奸诈的笑容。
当天下午,高仓领着两个人走进了院子,并让他们在客厅中坐下。
方节不久后走了出来。
两个黝黑的汉子显得相当拘谨,噌一下就站起身,矮些的那个,还差点将桌子上的茶碰倒了。
“二位是工头吧?我想先问问,你们手底下总共有多少人?”方节刚刚坐下,便直奔主题。
两个汉子中,个子略高的那个回答道:“两家一起,有三百人。”
方节听到后摇了摇头,“不够,起码要五百人,而且时间紧迫,我只能给你们一天时间。”
两个汉子对望一眼,都知道三河矿区是大工程、有大利润,但听到这个要求,一事也愣住了。
“一天时间,你们办到了,价格绝对好商量,可若是办不到,那我只能找别人了。”方节又道。
两个汉子这才急急忙忙的告退,并在出了院子之后,就开始风风火火的联系。他们动用了手中最底层的人脉——工人与工人之间的关系网,靠这些人的口口相传,不到半个时辰后,整个羊城的工人都知道了这个消息,而且也都知道了工程巨大、又财大气粗的三河矿区的存在。
而这还仅仅只是个开始。
第二天,当两个工头成功凑齐了五百人后,他们浩浩荡荡的出发,引来不少矿工的围观。
第六天,三十个工人被遣送回来,以再高一些的价钱聘用三十人补充,羊城一百多工人参加筛选。
第十天,五十个工人被遣送回来,以更高的价钱聘用五十人补充,羊城两百多工人挤破头皮。
第十三天,八十个工人……
这频繁的解聘与招聘,伴着一涨再涨的高价,引发了工人们的持续关注。
三河矿区,逐渐的成为了社会最底层、人数却又最为庞大的团体,每天都在讨论,每天都在相互交换消息的重点。
关于那里所发生的事,几乎每天都会在大清早更新一次,想知道的话,只要找到一个街边等活干的工人,就能不费吹灰之力的立刻掌握。大到工人数量、工程进度、矿区具体情况,小到工人的伙食,只要是你想知道的,那就一定会知道。
如此便利的消息传播,受益的工人们之外,其实还有羊城中各方势力,所派出的情报人员。
这些人一开始相当尽责,每过几天就会跋涉一百多里,去三河矿区刺探消息。可慢慢的,他们发现自己一来一去掌握的消息,有时候还没有工人们多、没有工人口口相传的准确,于是就不再亲自去刺探消息。甚至到了最后,羊城各方势力的情报人员,都形成了一种默契,只要是主子吩咐下关于三河矿区的情报任务,他们就会从固定的几个工人那里询问,然后汇报给主子。
如此,只要是关注着三河矿区的,羊城各方势力头领,几乎每个都很满意、甚至自豪于自己的情报准确及时,可他们却没有一个知道,这消息的来源,其实只是出自街边的工人之口。
而这时,距离方节得到精矿开采权,也才过去了半个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