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宋府宅院中,地面毫无征兆的开始颤抖,直吓得人们纷纷披上衣服,急急忙忙朝外院子外面跑去。
混乱中,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迷了路,竟一个人跑到了花园,见附近一个人也没有,本想顺原路返回,可地面的晃动越来越猛烈,一连绊倒了好几次,最后又是脚疼又是害怕委屈,竟趴在地上哇哇大哭。
可就在这时,小女孩忽然发现,不知怎么干掉的池塘里,有两个人突然冒了出来,不由瞪大泪汪汪的眼睛,一时也忘了哭。
而那两个人这时忽然一跳,好神奇的就到了岸边,于是小女孩的眼睛瞪得更大,也忘了自己身上发生的事,就像看到神仙一样看着这两个人走到身边,然后有个很漂亮的哥哥把她抱起来,说了句“别怕”,然后她就感觉到自己飞一样的离开了这里,不由得刺激的口水直流。
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当小女孩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地面时,再看四周,大哥哥已经不见了,而家里的下人就在不远的那边。
小女孩于是回过神来,于是看了看自己的小红鞋子,感觉地面好像没怎么再震,于是有些怀念刚才……
可小女孩也实在受了惊吓,现在只想回到爹娘身边,所以连口水也没记起来擦掉,就赶紧朝不远处那几个下人跑了过去。
与此同时,百姓披着衣服人挤人的街道上,方节举步维艰的走着,见天色已经是天蒙蒙亮了,一夜的时间已经过去,实在没有办法的方节,于是跳上房顶,在满街道的人纷纷指指点点之下,飞驰着成片的建筑屋顶上,快速朝自己的住处跑去。
“方大哥,我忽然想起一件事。”随后跟上来的昆仑说道。
方节则猛的跳起,越过一个巷子,到了又一个屋顶,一边跑一边说道:“什么事?”
昆仑也作出了相同的动作,与方节并肩跑着,说道:“那个地王,只一张脸出现在蜘蛛、蛇的身上,是一种南蛮族人的神通。”
“你是说那人是蛮族人?”方节有些吃惊的回过头来。
而昆仑点了点头。
方节于是回过头去,将此事记在心里,却也顾不得深思,继续一路往前,飞奔在并不平坦的屋顶。
而等两人终于到家,悄悄越过围墙进入院子的时候,方节最不想看到的事情,始终还是发生了。
只听“吱呀”一声,房间门打开,董夫人走了出来,并看着刚刚落地的方节,算是逮住了个正着。
然而就在方节准备开始解释什么的时候,董夫人却转身将门关上,然后一边往院子外走一边说道:“上路吧。”
“是。”方节以为董夫人并不追究,于是赶紧朝身旁的昆仑道:“我要出去两个月,回头你跟物女说下。”
昆仑见方节表情认真,也没多问,便点了点头。
方节于是转过身,跟着董夫人离开院子,然后花了半个多小时走到城外,到一个城门口的小摊边停下。
让方节疑惑的是,董夫人这时居然走到小摊边,跟摊主买了两笼馒头,然后用一个包袱包住,之后再上路。
但再往前没多久,当两人即将进入群山的,站在一片树林前的空地上时,董夫人却将这个包袱扔给方节,淡淡说道:“每个弟子第一次去齐天宗,都有个不成规矩的规矩,便是不服灵药,不乘灵兽,不用武技,不使神通,以凡人之躯风餐露宿,以示对师门的尊敬。然而此行路途遥远,为师倒也不会让你真的风餐露宿。这两笼馒头就自己留下吃吧,为师就先行一步了。”
之后,董夫人便将这个装着十几个馒头的包袱扔到方节怀里,然后脚下生起清风,身影一闪,便朝南边飞去。
方节此刻可谓目瞪口呆又难以置信,好半天才想起自己根本不知道路,下意识的准备去追,却忽然想起那一连串去齐天宗的规矩,也不好不守这些规矩,无奈只能将这一包袱馒头跨上肩,只靠自己的双腿拼命跑。
然而一个在天上飞,一个在地上跑,速度根本不成比例,所以不到一个小时之后,方节就失去了董夫人的踪迹。
此时此刻,他背着一包馒头,站在一处高岗上,正一边朝远处眺望,一边擦着额头渗出来的汗水。
要知道,这半个小时他可一点真气都没动用,全靠体力在支撑,并且还要担心跟丢,一个小时玩命的翻山越岭,足足跑了几十里地。
但最终,他还是失去了董夫人的踪迹。
而即便此时,他也不敢确定董夫人是不是在附近盯着,所以还要守着规矩,稍微消息一会,便继续往南。
就这样,在人迹罕至的群山里,为了避免走错了路,方节只能选择笔直南边的路线,一路穿过茂密的丛林,淌过河流,跳过山涧,很快就过去了七八个小时,迎来了深山中哪怕严冬,也酷热逼人正午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