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真有小路?”将军一听大喜,随即传令,命千人小队寻找上寒台小径。
席未散,就有人回报,已发现上山小路。可是路陡峭难行,又有人把守,十余人命丧黄泉,却未伤敌人分毫。
将军疑虑又生,眉头紧皱。抬头看看白星卧牛,见他安然不语,笑而不露。“难道此人有良计。”将军寻思,于是亲自提酒,为他斟满。酒毕,才问,“先生可有良计助我大戟?”
白星卧牛含笑不语,称不胜酒力,独自回去出了帅帐。侍者看到将军眼色,连忙上前扶着他回帐休息。
“来啊!”待白星卧牛星离开,撤了酒席。将军又传令,“令诸将入帐,商议军务。”
十余将领入帐,将军高坐虎头大椅,威风凛凛。“我欲拜卧牛先生为军师,诸位有何异议?此人狂妄,必有奇才。”
“此人来历不明,不足为信。”各部诸将均认为。
将军深思不语,徘徊不定。帐外灯火辉煌,五十万大军举步不前,教人如何不急。原拟一月平定雪族,如此久耗下去,粮草根本不够。
“此事再议。”众人退出帐外。无奈众将不认可,单凭”狂妄”二字便断定白星卧牛有奇才,确实不能让人众将信服。
夜又深,寒月当空。将军持酒对月,今夜又无眠。
如此四五日,寒台小路易守难攻。每日进攻数十次,或用箭或用火,计法用尽,不见敌人半个踪影,己方伤亡近千。
月渐圆,将军帐内气氛严峻。百战无果,众将久跪不起。将军全身无力,坐在虎椅上,怒也无用。
“大戟国内近况如何?”前线战事无果,问刚刚到来的信使,想听听大戟国内近况。
“卧剑宫主体完工,将军凯旋归朝,便可移师卧剑宫。另外垦田三万亩,春播已毕,秋后可收。”
将军微微开了颜,还是国内稳定。
“虽有良田,却无水灌溉。小人此来禀明,卧剑宫东南有清水,可建坝筑渠引水浇田。不知当否?”
“准。”建坝筑渠乃是功在千秋,将军当然准予。“谁人的主意?”能想出这个办法的人定要嘉奖重用。
“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