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叫做马明召的都督是个四十七八岁来岁的将军,看上去既没有剽悍威猛的骁勇,也并非那种深谋远虑的智者,看起来有点儿像是如何形容呢?他有一点反应迟钝。但是方云晖却知道,这个马明召都督,绝对不是迟钝的人!方云晖记得自己前世有一个“呆若木鸡”的成语,那是用来比喻一个人被惊呆时候的神色,又可能是反应迟钝,可是这个成语的出处,却并非是这个含义!原意是说玩斗鸡指示,有一类鸡被训练到顶峰的时候,会看起来仿佛木头雕刻一样不会动,但是在斗鸡场上,任何同它比试的那些斗鸡,看到这一类鸡,都会望风而逃,根本就没有胆量与之较量。
眼前的这个马明召都督,绝对就是这一类型像是木头的斗鸡!方云晖钦差颁旨,战也罢和也好,可能马明召都督无法做出任何决定,可是行军打仗,太子李承嗣殿下,是断然不会把五万朝廷亲卫军交给十六岁的方云晖来指挥的。还有,可不要忘记了,对太子李承嗣来说,存在着另一个心腹大患——忠武侯爷。
忠武侯爷在神策门兵变以前,对秦王殿下和晋王的态度,一直就没有明确看出来。而眼前的局势,谁知道这位大周朝中军衔已经是督帅了的方坤是被八殿下李承魁挟持了呢?还是跟他干脆一同起兵叛逆了呢?一旦父子联手,方云晖阵前倒戈了就完了。所以这个马明召都督,绝非仅是一个指挥的帅才,更应该是李承嗣的心腹之臣,看似迟钝,却应该极有随机应变之才。这一次颁布圣旨,其中的可能太多太多了
但是现在眼前的马明召都督,还是保持着那种面无表情的状态,恭恭敬敬地对方云晖说:“回方公爷的话,您身为此行的钦差大臣,眼前局势如何定断处理,末将听您示下,绝不敢违令!”
方云晖点了点头说:“既然是这样,那就传我的号令,全军在此扎营!再遣信使去北军的大营。这一次,不是让他来接我这个钦差,就说是我的意思,圣上旨意在此,让八殿下李承魁和副帅忠武侯爷来这里接旨!”
马明召都督没有半点疑问和进言的意思,马上按照方云晖的意思传下了军令,五万人马就地扎营。
这军令刚刚在全军中传了下去,就见前方一骑快马,狂奔而来。马明召面沉似水地把手一挥,十几个侍卫亲兵马上就迎了上去。那快马上是亲卫军中的一名探马,此刻快马奔近,翻身下马,报告说:“启禀钦差方公爷!启禀马都督!正前方十里外,出现人马,约有三千上下,看旗号是八殿下李承魁的轻骑兵!”
有三千左右人数的轻骑兵来了?方云晖和马明召都督听了都是一笑,此时两军相距百里有余,这里朝廷亲卫军五万,三千轻骑兵狂奔而来,应该不是打仗的,李承魁是另有用意。
“与我摆阵吧!”方云晖笑着说,“马都督,你把那队百人仪仗队给我列出来,我迎出去看一下。”
马明召都督点了点头,把军令发了瞎去。他已经深知这位方小公爷的贴身侍卫当中,有一个七级的武者和一个已经升为高级的法术师,区区三千轻骑兵,便算有什么变乱,也足以保方云晖全身而退了。
对面的轻骑兵清一色的轻骑快马,三千人左右的马队奔驰虽快,但却丝毫不乱,在北方的草原之上望去,尘头大起。奔到一箭左右之地,骑兵队伍一字排开。阵中当先拥出一将,策马出真,高声大喊:“大周北征人马八殿下李承魁麾下第六师团轻骑兵都统制方云明,参见钦差方公爷!”
方云晖见来将银盔银甲,披一件雪花战袍,骑一匹银鬃白马,如飞般从对面阵中奔驰过来,正是自己的同胞大哥方云明。他心里高兴,当即也是纵马出阵,高声说:“大哥!是三弟方云晖,可想死小弟了!”
方云明看到三弟,一别多日不曾见面,在京师的兵变之中,听说他的地位已经扶摇直上,由一个年少看起来古怪的十六岁少年,被列土封疆爵至公爷,心里面也是为他高兴不已。但自己的马跑到近处,仍旧是滚鞍下马,止住白马站在一侧,恭恭敬敬地行了个军礼:“末将北征军方云明,见过钦差方公爷!甲胄在身不能施以全礼,还望方公爷赎罪!”
方云晖也是连忙下马,一把就拽住了大哥的胳膊,说:“大哥你说哪里话来,云晖就是位至公爵,不是别人,还就是你的亲三弟。你与二哥跟随父帅北上的这些日子,母亲在京城家中可是一直担心得紧那!”
同胞兄弟,在此刻想会,都是对情势有不少的话要说,都是想说现在双方的紧张局面怎么妥善处理。方云明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说说:“这是八殿下李承魁让我带来的,他请三弟你前来北军帅帐当中一叙。”
方云晖听了这话很不高兴,知道这并非好兆头。李承魁派自己的大哥来,本来是有奉旨的意思,可现在送信,却不是恭迎自己去颁旨,却只说是“叙谈”,态度非常明显,他根本没承认自己这个钦差的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