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武者高手谭啸风的眼中,方云晖几乎每离开一次再见面的时候,其实力就会突飞猛进一个等级,进境之快,让从小苦修出身的圣武者咂舌不已。可是这一次,方云晖的归来,谭啸风疑惑了。
方云晖的身上,带有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气息。不是强大,而是淡然。从前,那种勇猛精进的实力,能让谭啸风感到压力,可现在,不是威压,而是怎么说呢,是崇敬!方云晖的力量,谭啸风已经感到无法感知和触摸了,难道,他已经达到了一个自己都无法企及的境界了吗?一语一笑、一举手一投足,虽然别人看不出有什么不一样来,但身为圣武者的谭啸风却感觉到,其中都隐藏着一股让强者辟易的能力。
其他的人不是圣武者的强者,感觉不到主公个人实力的变化,他们所知道的,只有一样——真的要打仗了!所有的兵员、后备役都在进行人员调动,大批的粮草辎重被运往大镜湖,战马、战舰在重新布防。而对面的李承嗣军,也明显地感觉到了这种气氛的压力,巡江的北军战船明显频繁了起来,虽然他们不越过大江的中心线,但碉堡中明显地增加了兵力,有情报显示,有大批的北军队伍分东西两面在往大江的北岸集结。
“擂鼓聚将!”方云晖向身边的老马刀发出了命令。
咚咚的战鼓声在大江的南岸四散传开,发出了一阵阵威严肃杀的力量。紫荆花军各营将佐,各自甲胄盔袍鲜衣怒马,带着一队队亲随飞奔而来。方云晖站在点将台上,面无表情地看着急速赶来的众将。
不出半个小时的时间,点将台下已经列成一排排整齐的队伍,董霜华手捧印剑立于方云晖的侧后方。
“前军平远赶到!”
“后军欧墨泉赶到!”
“中军护卫方云明赶到!”
“猛狮骑大将上官景豪赶到!”
“特种兵部队孟树强赶到!”
众将到齐!方云晖点了点头,望了望台下,开口说话:“诸位将军,今天是八月初一,我紫荆花大军,于十日之后,将向伪帝李承嗣宣战,除帝国叛逆之首、报先皇冤死之仇,解万民倒悬之苦”
帝国一千九百三十九年夏八月十一日。大周帝国公爵、督帅方云晖聚东南三省、方氏平原、紫荆花封地、附庸国海城、南洋之军二十余万,以讨逆报冤之名,更名为“卫”,檄文昭告天下,指李承嗣为伪帝,起兵征伐。以大江北渡之战为始,大周帝国史上的南北战争自此拉开了序幕。
一切的一切,都要真正开始了!
方云晖不是白痴,在对李承嗣宣战之前,早就做好一切可能的战前准备。在华州大陆上,世代相传的观点认为,封地的主公就是自己的领袖,他们是不大有什么帝国概念的,可是对于那些行省而言,方云晖的起兵还是公然造反。
所以,方云晖战前做的最多的工作,就是舆论导向的宣传。发兵征讨的檄文当中列出了李承嗣如下的几大罪状:一、谋害先皇;二、逼迫皇族;三、屠戮功臣;四、有意丧师;五、无由伐海(海城国);六、私通外族;七、****害民。史称为李承嗣七宗罪。
当然了,在这檄文当中,方云晖没有忘记加上一些八卦的内容。比如伪造个瑞德帝的“衣带诏”之类的,再比如指李承嗣其实为游牧族的余孽,更比如****父妃什么的。方云晖前世多读史书,没有忘记“正朔”的观念,声称立八殿下李承魁之子于南洋为帝国正统,等等。
不过这些罪状之中,除了一些了解军国内幕的大臣知道李承嗣确有私通外族和有意丧师之外,大多数人还是不能够相信——李承嗣已经是皇帝了,干嘛还要恢复什么游牧族,那是多遥远的事情了。但是,这里面有一条最为可信的理由,李承嗣皇帝抓了方公爷的功臣老爸,肯定因为这个方云晖才造反的,那简直是一定的。更有小道消息流传说,皇帝陛下不仁,在方云晖身为北方监军的时候,皇帝曾经暗示王者之矛军统帅毛伟权把方云晖给干掉,幸亏方云晖见机得早,只身逃往北方避祸云云。总之,身后的历史,永远有着各种不同的版本,胜利,却只能由胜利者来书写。
李承嗣和方云晖两个人,却是知道这场战争真正由来的。方云晖给李承嗣写了一封信,大致内容是说:其实你跟我都知道为什么要打这场仗,你是游牧族的圣者,你要做的不仅是为游牧神脱困,而且要复兴你的民族。而我索要的东西也非常简单,我要我的家人不死,我们两个现在的处境都很尴尬,九而存一的法则就摆在这里,我们只打仗不决斗吧,先把大事情解决掉,不要让暗处的武超峰有机可乘。并且,方云晖在这封信的最后加上了一条,为了避免生灵涂炭,我们只打常规战争吧,在战争中,不要让法术参与进来,国事,就用国事的方式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