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萧靖宇笑得十分畅快,爱妻的由衷赞美,一时让他志得意满,只觉夫复何求。
两人离开广场,在少人的地方,肩相接手相牵,在甜蜜中回到百花精舍。
不过,在于素馨的要求下,萧靖宇没有对夫人动手动脚,而是一人占据一方床头,静心修炼。
今日金烟客之事还是给了于素馨很大刺激,身为女子,被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家那样批评,差一点就是一生都沾染上一那个洗不去的污点,成为一生之耻辱,那几乎是在道德上被置于死地。
若非夫君出手力挽狂澜,于素馨都不也想像自己今后的下场会是多么悲惨。
可如果她也有夫君那样超绝的武功,有人如此辱她,她便能凭手中剑为自己讨回公道。
这世道,还是谁的拳头大,谁就拥有真理。
于素馨在大悲大喜中想明白这个道理,便一刻都不想在虚度,她要刻苦努力修炼剑法,就算不能达到夫君的高度,也绝不能让自己带累他的前进脚步。
于素馨在萧靖宇微垂双帘入静之后,悄悄睁开眼睛,用温柔如水的目光,仔仔细细地瞧了好一会儿,方才真正收心修炼起内功。
精舍一片寂静。
自从修炼《仙剑术》始,萧靖宇在这奇功上的进步几乎是一天一个模样,速度飞快。
《仙剑术》第一层驭剑,要求人剑一体,运剑时如臂使指,圆转如意,剑随心发。
这是萧靖宇本身已有的成就,修炼时不过把行气路线换成第一层的功法,稍微熟练之后,境界立得。
第二层无剑,要求修剑者分别领悟举重若轻,举轻若重,大巧若拙,返朴归真四小玄机。
萧靖宇在剑术上并无这个成就,但在一层天时便先天大成的他却在拳掌上有类似体会。
所以,仍然只是将体会和思路变化到剑法上,再实修一段时间,萧靖宇又轻松将这个境界获得。
同时让他小有惊喜的是,第二层无剑境界,持剑运功时,剑身青气缠绕,嗡嗡鸣响,剑尖有寸长气芒吞吐。
这是剑气,凡俗武功的至高境界之一,隔空伤人,无坚不摧,能使出剑气者,基本上在元界已可横着走了,若给人知晓,他必被人尊为一代武林宗师。
《仙剑术》最前两重境界,几乎没花多少时间便在萧靖宇宇身上重现了,对这种现象,他思考之余找出两点原因,一是他自己厚积薄发,二是仙法神奇,化繁为简,只要达到那种境界,相应的实修便一路高歌,没有半点阻碍。
反之,如果境界不到,实修就难以寸进。而实修不能进步,修剑者也就没机会领悟下一步的境界。
换言之,《仙剑术》的修炼,要心境与实修相和,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萧靖宇的想法在修炼第三层境界御剑时,得到证明。
御剑境的第一个要求是剑气勃发。
此时剑气应不再是剑尖之上那寸许长的气芒,而是一股弥漫于身周磅礴宏大的剑气,且意与气合,意至气至。
这时剑气不仅能伤敌,还能护身。
当剑修能做到这一步时,再进一步,领悟剑与身合的玄机,就能御剑飞跃,百丈之内,再无抗手。
萧靖宇就卡在这一步,培元境本身就是培育元气的时期,正说明真元积蓄还未到十足充盈的境界,因此由真元化成的剑气自然也称不上雄浑无边,无法气裹周身。
于是,萧靖宇也就只有老老实实地积蓄真元了,不过他有预感,那种剑气自然弥漫身周的时刻,离自己已经越来越近了,也许半月,也许一月,他就能初步达到那个程度。
无声修炼中,萧靖宇鼻端渐渐现出两条若隐若现的“白蛇”忽进忽出。
这“白蛇”实际上是两道气流,只是颜色纯净到极致,尽管目前还不够清晰,但如果有人注目于此,就必然会感觉到眼睛刺痛,并且流泪。
这是《仙剑术》打好基础的表现,那两道气流,实际上是肺金之气显化。
剑仙之道,除非高明到超脱五行直指两仪甚至太极的仙人成法,否则全部都是从五行中先天金气起手。
西方金气性锋锐,主杀伐,正是剑修之道的最好载体。
《仙剑术》也是如此,其采肺脏中一缕先天金气,炼化而成剑基,久久积蓄纯化,与性灵相和。
之后再寻一材质做工上乘的宝剑,最好是神兵利器一流,便可通过具有灵性的先天肺金之气,与后天金器物性相互呼应转化,久而久之,将后天金器的物性与自身金气灵性炼化一体,一柄真正属于剑修的飞剑便铸成了,而全身真元也会自然转化成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