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星真人笑笑,道:“自然是有的。我天心宗当时跟寰宇神剑威能差不多的上品法器共有三件,可惜两件毁于修士对战中。浩然书院的正气之宝有五件,威能与寰宇神剑差不多。佛愿寺的六件稍次一筹,但组成起来威力亦是惊人。只可惜,最后决战中,浩然书院五把天心尺毁了四把,我宗三神剑也断了两把,佛愿寺六佛重宝毁去四件,并且重宝的持有者也是人器皆亡。以这种惨痛至极的代价,我等正道一战诛除魔教三十六天王中剩余十六位中的十四人,九天帝杀了八个,重伤逃走一个,圣帝更是直接被打成了灰,重入轮回……啧啧,那一战,虽然我在宗内前辈记录的书册中看过详细经过,但仍然难以想像那场最终决战的宏伟景像。”
萧靖宇听着也是唏嘘不已,“那正道群雄恐怕也伤亡不小吧?”
观星真人摇头道:“何止是不小。几乎就是全灭!浩然书院三大宗师两死一伤,重伤那位勉强拖了两年就逝去了。十五位宗师死得剩下三个,但都受了重创,寿元尽时也未能突破到大宗师境界,郁郁而终。佛愿寺六法师,死了四个。至于我天心宗,同样失去了唯一的两位金丹期高手,好在活下来的培元境高手战后突破,才使得我宗金丹境高手没有断绝。若非那样……呵呵,恐怕你现在也不能和我说话。”
萧靖想了一会,说道:“这样看来,三百年前那场大劫能够消弥,浩然书院出力最大,损失也是最大。相比之下,佛愿寺就稍好一些。”
观星真人点头承认:“浩然书院当时的院训就是浩气长存,天地在心。他们的修行讲究入世,循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子走,与天下苍生的境遇息息相关。所以当天下大乱之时,也正是浩然书院冲锋在前之时,大乱之后,浩然书院自然受创最重。不过这种道统传承却是牢固,就算一时衰落,也总能趁时而起,儒家之道,历经数十代帝王推行,早已深入人心,不可遗忘了。所以,成也此路,败也此路。还真是不好与我宗比较。”
“至于佛愿寺。”观星真人皱眉,“典籍中记载,当初佛愿寺高僧大德不断出现。释家讲安于此世苦,修得后生福。战乱之时,百姓苍生流离失所,困厄缠身,人命不如狗,轻贱至极,正是苦到不能再苦的时候,所以佛家学说大行其道,影响迅速扩大。佛愿寺因此受到很多人支持,士农工商皆有。又因为天下皆苦,高僧生慈悲之心,确实出了几位大德之人。只可惜,在最终决战中,大德高僧舍命请出了六臂金刚对抗圣帝,最终殒落四人,幸存两人不久后也重伤死去。若非这样,佛愿寺也不变成现在这副模样,见善等人,早已失了佛家正心,太过世俗了。”
萧靖宇沉默一会后笑道:“这是咎由自取,却怪不得前辈先贤。”
观星真人点点头,但表情仍有些沉重。
“三百年后大战再启,世道纷乱,也不知我等结局如何?我宗的未来又如何?天机混乱,实在是看不明白啊!”
萧靖宇不多想这些,天心宗等三派早已是海内正道魁首,天生就担负着抗击邪魔外道保大燕平安的责任,这与他玉女剑派完全不一样。
论起来,玉女剑派沉沦二百年之久,早已被世人遗忘,就算此次他出手相助大燕朝庭,但最后能被记住的,恐怕他的名字要比玉女剑派的名字更加响亮。
而个人在时光长河中,是最容易被遗忘的。也许只要五十年,他萧靖宇的名字就会没入尘埃。
到那时,自然极少会有人还能记得五十年前,大燕北国曾经出了一位惊才艳艳的绝世剑修,并且这位剑仙还是一个小门派的掌门。
所以,这历史的责任,这天下的苍生,玉女剑派扛不起,也不愿扛。萧靖宇早已决定,等此次会战之后,他就要回山了,至于以后的天下,就交给那些明明有着大能力,却躲在山门里戏观天下的老前辈们吧。
“天心宗,浩然书院和佛愿寺经过三百年休养生息究竟培育出多少实力,这次应该能看个底掉。我就不相信你们还能保住所有秘密。嘿嘿。”萧靖宇暗自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