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秋去春来,树上的叶子,一番轮回一番新。可是,那树的干,那树的根,恍惚依然去年身啊……
原来,世界上,在纷繁万变的知识之上,还有着不变的东西。
这位老人,把那个存在于天地之间,又独立于天地之外,存身于万物,又超越于万物,亘古而存、永恒不变的东西,叫做“道”。
正是“道”,主宰了天地的演变;正是“道”,贯穿着世界的始终;正是“道”,见证着一切的繁衍、演化以及终结。
弃大道于不顾,而致力于那复杂多变的枝叶,舍源而逐流,舍本而逐末,又如何能把握这个世界真的面目?
那一刻,老人大彻大悟。
关于老人的故事,就到此结束了。而那个世界留传下来的,便是他的六个证道法诀。
一
感天地之造化,识造化之无穷。然无穷之中原有旨,原旨之中实有根。舍根而逐末,是妄,舍末而寻根,亦是妄。借一末而存身,是为立身之法,是为证道之初步。是谓之借假以合真。
二
一枝一叶,亦关天地。是以因小而及大,因大而沟通于天地,虽下人之资,亦为可行。若纳天地于心,则自生浩然。至此,执此浩然之心,重寻旧路,则所见自是不同。
三
来而复去,去而复返,以天地之浩然,洞自身之幽微,人心天心,互为映射。如此行久,自成气象。
四
若身与心合,心与天合,则天人之间,自生感应。其效应为,以个人之心量,证开天辟地之大格局,以开天辟地之大格局,倒引天地入自身,复证无边之心量。
五
秉天地之正,以无边之心量,演无穷之造化,至此,则一已之身,自成世界。以我之世界,直接映射非我之世界,则我与非我,俱入于化。是为太玄。
六
无穷世界之玄,敛于一叶,一叶之中,复演无穷之世界,至此,则造化之枢纽,自入于心,而造化之无穷,尽在其中矣。
这是法外之法。将之嫁接于武技可以,将之嫁接于魔法亦是可以。以老师之才,以老师之智,阅此之法,想必能于固有魔法之中,别开世界吧。其它种种,却是不须学生赘言的了。
尽此。
学生,艾尔德,拜上。
神佑334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