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她以为这样便不会再现争端了吧。
华看着她的举动,默默地想。
女娲没有鸿均的力,是以只能一批一批慢慢地摄化生灵。巫妖之众,何其之多。华看着她一批一批地,就像是在大海边上拾着贝壳的人一样,一批,然后又是一批,只是默默地将之点化。
被她点化的那些新的生灵,据后世的记录,那就是‘人’了。‘人’取得是巫、妖二族一左一右,合并在一起形成相互支撑的平衡之义。
女娲的辛劳并非没有回报。这些新生的生命,不约而同地共尊她为始祖。在说及他们这些人的,称鸿均、华等只是道祖,而独称女娲为‘娘娘’。
每当天地之间那无数的‘娘娘’之声传来,女娲便会露出淡淡的微笑。很显然,她很满足。
只是,随着法力尤其是心力的巨大消耗,女娲的状态越来越不好。
这之间,通天准提还有华都曾请求鸿均帮助一下女娲,因为他们等人的法力这个时候很是有限。但是他们的请求没有得到鸿均相应的回应。
再过了一些日子,女娲已经有了明显的心力交瘁的样子,华看得出来,她只是在强撑着。
而此时,天地之间,飘来荡去的魂魄还是数不尽的多。华都不知道,她如果再这样下去,会……如何。华和通天诸人都劝过她不止一次。
女娲却只是抿着嘴,微微笑着。
到了后来,再看到她时,华甚至都有了流泪的冲动。他想起了后世在那个新世界看到的一首词——
立天山。南风烈,西风却道犹寒。风起不收残雪,万里绵延。积霜成氅。轻舞处,掠羽浮棉。岑寂里,笙吹紫玉,鹤入云天。
几回俯首人间。袂轻扬,拂去多少尘烟。看取日升月落,不尽流年。我非遗世,非性癖,非慕仙缘。我只是,难辞一悯,永护灵泉。
——
女娲的形象很是纤巧,此时,更是有一种风吹即倒的脆弱。看着她那默默的坚持和倔强,华就是无尽的感慨。在后世亿万生灵的心中,你又会是何等的形象呢?
天崩了,
地裂了,
沧海也变成桑田了,
或许,
仍会有人在心底感念一声‘娘娘’吧。
……
只不知,这对于你,是值?还是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