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明月高悬,地下人潮如织,离园巷,酒会的联对已经接近了尾声,今日此刻,联队的头名选手很快就要产生,而产生的幸运选手将有机会和在台上和秉持了头名位置足足十六天之久的蔡言,蔡少语打擂台。
两人间的胜者,将会成为联对的擂主,只不过蔡言已经连续坐庄坐了十六台,这十六天以来,没有哪怕一个选手能将他拉下台来,撼动他的统治地位。
攻下蔡言已经成为每个参加离园酒会的士子最大愿望,不过十六天过去,这愿望慢慢变成了奢望,十六天,十六名可谓称得上各界翘楚的文人士子,个个都栽在了蔡言手上,而且都是灰头灰脸的。
以至于到了最后,害得是有些选手甚至都不愿意上台参加比赛了。
但今晚,事情似乎有了些盼头,因为今夜不知道哪里撞邪了,突然间是来了一大群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各地州郡隐匿踪迹多年的文人雅士,这些人中,并不乏之前也曾经在离园酒会拿过会魁的人,基本上大凡在大夏王朝占有一席之地的士子,似乎都想来挑战一下蔡言。
也因此今晚的联对显得是特别的激烈。
激战了大半天,妙联、佳句接踵而出,可以说对对子的水平已经完全超越了以往任何一届的离园酒会,如此激烈,以至于没人能够在台上连桩超过八局的,也因此挑战擂主蔡言的人选始终没能出现。
因为按照规定,挑战擂主的选手必须在之前的选拔中,连续胜桩八局,这才能上台和蔡言对垒,否则的话到最后,只能是胜场较多的其中一人由其他人共同推荐上台,而那样子的话,被推荐的人会显得很没面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评委们不得不改变规则,重新规定,只要连胜连续五场,就可以获得挑战蔡言的机会。
规则改变之后,参加的人更加踊跃了,但同时终于是有人脱颖而出,经过近乎惨烈的大战,来自荆南的名士,荀松先生战胜了炎兴七子之一的张丞张景略,连胜八局,终于是抢到了这个和蔡言对擂的机会。
荀松先生乃是荆南的着名隐士,一向淡泊名利,却没想到离园酒会这种喧闹场所也能让他千里迢迢地奔赴上京,挑战蔡言。
不过随着他的胜出,许多人的期望也是被提了起来,毕竟和蔡言同为炎兴七子的张丞都败给了荀松,那么在炎兴七子里,排名比张丞靠后的蔡言,理论上,更不可能战胜这位荆南名家了。
擂主就要换人坐了吗?众人不禁是翘首盼望着,待擂主蔡言出场后,瞬间,喧闹的会场也是一下子安静了下来,静可闻针落,人们都睁大了眼睛,紧张地等着激动人心的一刻到来。
按照比赛规则,夺擂比赛分二至三局,第一局由擂主先出上联,然后挑战者对下联,对出后,挑战者出上联,再由擂主对出,这样交叉往返,直到一方对不出为止;第二局则由挑战者先出上联,然后再由擂主对下来,也是同样交叉往返,直到胜者出现;如果前两局双方分不出胜负,那就得要进入到第三局决胜局,同样是由擂主出上联,再由挑战者对下联,决出最后的胜者。
按比赛的规则来,自然是擂主稍稍占优势,因为三局中,有两局是由他先出上联,主动权掌握在他手中。
蔡言见到荀松,并没有直接出上联,而是走前一步,谦卑地拱了拱手道,“久仰海望先生大名,还请多多指点。”
荀松看了蔡言一眼,微微一笑:“彼此彼此!”
“先生,那我就不客气了。”蔡言清了下嗓子,缓缓说出上联:“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荀松闻言,淡淡一笑,对道:“高高下下树,丁丁冬冬泉!”
蔡言的上联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却并不好对,但荀松只是略一思考,便飞快对上,果然体现了荆南名家的风范,随后马不停蹄地马上反出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
一个藏着陷阱的谐音联,难度更要高于蔡言方才所出,他一说完,底下便是有不少人也开始窃窃私语尝试着要对,但摇头晃脑一番,只能是空叹无力,而台上的蔡言也是将眉头微微皱了一皱,似乎有些为难的样子。
正当他们以为荀松可以轻易拿下第一局的时候,蔡言却突然微微一笑,几乎是掐着读秒的时间,对出了下联:“书临汉书翰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