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总兵晃晃头,有点恍然:“这个也是,我怎么没想到。”众将官也深以为然。
向雷再补一句:“若是大帅不放心,大可派一个人来给我督军。”
秦总兵这时欣然道:“这可是你说的啊,我负责派一个督军,兵器我也拨些给你。嘿嘿,小伙子,你有想头啊,如果你能成事,事后我还能保你做个偏将之职。当今皇上也忒是小气了,不调朝中大军来,竟叫我们这种边厢之军来担大梁。嘿嘿,我还怕军力不足,你能带一支义军来也好。只要精壮,多少人都行。粮饷包不过来过后我可以给你派到各州府支取。现在你就带着这牛回去当军粮用。这酒我就留下了,可以当庆功酒用。人你去招人,报个数过来。”
向雷也没有料到这么顺利。牵了牛回转来,到了镇上,现到来领粥的早排了十条长队。二十口大锅正在不住地轮流煮着粥。另一边香姬和几个原来的小队长忙成一团,听到要招募义勇打回家去。难民中有血性的都跑来报名了,这人数不下数千。
不过,香姬他们也把得很严。所以,到了现在,加上原来的人一共招了不到二千人。倒是那些没有选上的人还在围着香姬等在哀求着让他们收下。向雷叫停止招人了,叫香姬把人数统计过来,并去布行去买布做三十面旗,还要买一口大鼓,一锣,一只梆子。
至于十几个队长,向雷也没让他们闲着,他们去把新加入的人编入各自小队,还着他们去把这十条牛杀了,马上把牛肉弄成熟肉,做行军的高级干粮。还要他们每人人准备一个长的竹筒,这是行军时的水壶。至于买回来的米就要现做成一个个饭团。这些都是行军用的粮食。
向雷带着人头数再到大营时,连秦总兵已从探兵口中知道他的事了。只是赞了向雷几句办事的利落。听到招到的义勇只有二千人时,秦社梁有点不满,“我还望你给我招多向个人,我知道城中有四五千可用的人,去调了五千人的兵器来,没想到你才招了二千。”
向雷笑着解释:“大帅,兵是贵精不贵多,这些也不是久经训练的精兵,人多也难指挥。是不是?”秦总兵想想也是。于是说:“你去后营挑兵器吧。这里有一点是柳州厢军的。可能比较合当地百姓用的。”到了后营,地上果然后不少的兵器,有长枪、弓箭、还各种刀盾。
向雷叫过军需的小校,点了一丈八杆的长枪五百支,弓箭二百副,箭一万支,当地壮族人用的窄刃弯刀二千把,大号?盾八百面。军用的长柄朴刀三百把。然后就要简单的铁叶甲衣八百件,将军用的锁子甲两套。长杆的三十斤大砍刀二把。然后,把清单拿去给秦总兵看。
秦社梁看了之后指着单上的一项说:“你要两千把这种苗刀干什么?这种刀砍不透铁甲护衣,在战场上冲锋砍杀并不好用。不过从其它的兵器的搭配看来,看得出你对战阵有研究。”
向雷笑了笑:“这些义勇多数就是当地的百姓,其它武器还要训练。这种他们用惯的刀只怕是不用怎么训练马上能战斗。弓箭可以给猎户用,长枪只要平举列阵就可以对抗冲击了。盾牌也只要教一个布盾阵就可以了。砍刀就是对付闯得进枪阵的甲兵的。”
秦总兵拍手叫好,欣赏地说:“看来,你还是对用兵之道很有一套。那就看你发威了。”
向雷在军需的官那里领了二车的兵器回去。把这二千人聚齐了。这十几个小队长真的很有人望。不一会儿,这些人就给集中过来了。队列虽不齐,下面却没有人在讲话喧哗什么的。
向雷只是让所有猎户给集中起来。点了点竟有二百多个,不是很多,原来,这些猎户多数自恃在山林中能藏过兵祸,出来避难的不多。不过。这二百人却是各个乡里的,向雷叫每人来领一张弓,五十支箭。然后让两个小队长去带领他们。他们的任务是在阵中发箭,不冲锋。
再叫原来砍柴的樵夫出来。也有五百多个,向雷选三百个比较壮实机灵的各人一把朴刀,是在阵前砍杀的主力。分二队由两个小队长领着。剩下的二百多樵夫就只配苗刀,分二队由两个小队长带领。他们的任务是在守盾阵中,把冲进盾阵的敌人杀死。保证盾阵完整。
向雷再选脚力好的五百人领长枪。也分四个队有四个队长领着。剩下身体比较弱一点的八百人取藤盾。这些人不是冲锋砍杀的。只要在战阵上每一五十人组个阵合力护住三十名长枪兵十二个弓兵和三十刀手就行了。由八个队长去带他们。所有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再配一把苗刀。
结果,除了本来就是苗刀队的人外,还有一千五百人领了苗刀。几乎所有的盾牌手长枪手和弓箭手都人手一把苗刀,大刀队人就不领了。至于甲衣是发给冲锋的枪兵和大刀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