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战风云-正文部分_第三章 一个人的历险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正文部分_第三章 一个人的历险(1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其实,南茜扬言要走,也是将他一军,这洋妞,鬼呢:反戈一击,想得到她所欲的。

她知道,和中国人打交道,尤其和中国青年交往,得动脑子,人家才会看得起。

霸王有一点她也欣赏,在捕捉对象时,得用计谋。

她要造成某种既定事实,使这只花豹进入她的铁笼里,为她所有。

南茜放下背包,把“林肯”放进去,不客气地对白小牛说:

牛仔,爱护妇女儿童也是你们中国人的美德,这包你替我背上。

应该是人类的美德,用词欠妥,现代汉语你也学了,长进不大哦,白小牛说,一面要背那包,却被她按住手,她说:

美你姨奶奶的头,总挑我毛病,我知道你心里只有枫子,别人看不上。

她又去桥栏上坐,并把他拽过来说,姐累了。

“你问我爱你有多深,太阳代表我的心。。。”白小牛手机响起枫子为他作秀录制的歌曲儿,他知道,朋友来信息了;也痛苦地想,枫子此时在别一个星球,不可能来信。

但这是个机会,给南茜一点暗示,旁敲侧击。

他打开手机,倒出过去的信息,如水下鱼喘气的水泡泡,一个个翻上来。

这个经常新浪博客的妙龄大姑娘,却爱写古式诗,恰像枫溪老街上的楼阁,古韵犹在:

紫枫秋声桂花香,携手灜州(崇明)戏鸳鸯,陈家芦苇纤纤意,心随子建蜜枕芳。。。。。。

这诗忆及他俩携手游至我国上海著名的生态岛,而末一句用省略号特别令白小牛回味。

他也坐到桥栏上,递过手机,想让南茜过目,南茜何等伶俐,假意推脱不看,眼风一扫,早把其诗烙在心上。

令她惊讶的是,对方好像知道他和她在一起,故意发来此诗“亮相”。

古猫逮鼠,不新鲜,南茜说。

喵。。。喵。。。白小牛对着南茜站起,学着猫两手握爪对南茜一伸、一抓。

南茜故意夸张地“哇”的一声,“古猫吃人了,”也站起来,看见桥东北矗立着一个桐油铮亮的圆木十字架,快步走去,在胸前划个十字祈祷。

白小牛提起包,徐步过桥来,几步之后,只见一坛银杏沐风凌空而起,坛为古式青砖而砌,中间垒土,其树撑起的浓荫感觉来人,一阵飒飒响。

十字架在杨柳后,靠近溪边水泥边沿,南茜就站在那里,闭目念念有词。

那场地边有棵红枝碧叶的桃树前,有一水磨石长靠椅,白小牛在上面坐了。

看那场地,两个篮球场大小,地上铺着一块块古旧石板,三两游客,驻足低头,像在疑问,像在议论。

白小牛知道他们是在看石上凿出的字,普通话译本地方言,那应是南茜寻觅的吴越语系的一个天地。

同时,南茜的追随,一半是滥情作戏,一半是幽默。

他想,美国妞肆情尚性解放,南茜未必例外。

但无论如何,今既随她来,见机行事,看鸡做笼;既不能伤害她,也要放开些,不要古板,让外国妞瞧不起。

想着时,南茜已坐在了他身边,没等他反应过来,她左胳膊肘就搁在他右肩上,说身体欠佳,借贵肩略靠一时,说着前额已置上了,而左胳膊已搂住他后背,滑下去手指抠住他左腰眼。

他已感觉她身体开始微微颤抖,听到他急促的喘息,他说,阿茜妹,别这样,我给你讲个民间故事,好吗?你不是在寻觅民间文学?

她“嗯”了一声,右胳膊趁机从他胸前滑下,身子也随即绵倒下去,不客气地环抱住他,闭着眼,真的晕了。

他此时是不好推脱的,推脱吧,南茜非翻脸不可,他俩的关

系从此完结。

无论于友情、面子,都不能翻脸,并且,不能叫外妞小觑我中华青年是“大傻瓜”。

白小牛说:当年,乾隆皇帝御船下江南,这夜抬头遥望北斗七星,想江南出奇才,便当即御旨开科亲试选拔人才。

三次考场逐鹿,一个名叫谢墉的青年才子,力克群儒,脱颖而出,乾隆钦定为举人第一,并御赐陪同巡视江南。。。。

南茜毕竟研习汉语和中国民间文学的,听到这故事就宁静下来,白小牛为自己成功而庆喜。

这天,谢墉陪同乾隆巡视嘉兴的南湖,行至第二个月洞门,乾隆见门额上“二虫”两字,不解何意,心里闷闷不乐。

在中国,天子是龙的化身,而虫与龙相对,我们形容一个人,或誉他为龙,或贬他为虫。

乾隆见到“二虫”,心想是否有人知道他幸巡此地、而故出此额贬骂?且听谢墉所想,如果解答与乾隆一致,那乾隆就要寻根刨底逮几个开刀问斩,以振皇上威严。

谢墉解释道:皇上,卑才认为,此乃“风月”无边,(古字“風”由“几”“一”“虫”合成)意戒百姓:沉溺风月无穷尽,**情泛滥,与虫子一般。

谢墉解的真切,乾隆喜上眉头,心解所结。

南茜握住拳头,用劲连续敲击白小牛背。

白小牛装腔作势夸张地叫:哇,痛死我了;哇,南茜,饶哥。

再说一个沉溺风月、**情泛滥?南茜坐起来,眼睛发出猫见老鼠时的蓝光,半是玩笑半当真地说:乾隆下江南带没带太监?

又一日,御船巡至西湖,热风扑面,天气沉闷,赤日隐在火烧云里,乾隆见湖面上荷叶群举、荷花绽放、蜻蜓止在花蕾上,心生诗情画意,因见一大龟在荷叶上纳凉小息,皇上顿生疑窦,问谢爱卿:

神龟何以如此轻浮?

谢墉答道:【史记】有云:神龟如灰,曹植{七启诗}也引此。

乾隆见谢墉对答如流,心里十分满意。

诺,这个谢墉,就是眼前金圃宅邸和这场地的最初主人。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