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江与孙梅结婚一年后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会生,夫妻俩见到恭维的人乐得嘴快合不拢了。孙会生读书很聪明,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县财政局工作,半年之后,谈了一女朋友,名叫方秀英,家在农村,大学毕业后,分配在县工商局工作。一年之后,两人结婚了。一次,孙会生的父亲孙大江找到了儿子的家里,儿媳见公公第一次上门,知道有事,不然不会找上门的。问道:“爸,您今天是第一次上门,一定是有事,什么事,您说,我和您的儿子,一定给您解决”,“既然你问了,我就不绕弯子,最近手头有点紧,想进些货,我今天来就是要点钱回去,解决燃眉之急” ,“您托人捎信说一下,需要多少,我们将钱带回去,您就不必亲自上门,这钱我得跟您的儿子商量一下”,方秀英等到丈夫一进家门,没等丈夫跟公公打招呼,就拉着他进了房间,你的父亲来了,我离不开身去买菜,家里只有青菜,你爸不是贵客,招待好不好,他老人家不会计较的。他今天来是要钱的,你说给多少合适?“你说给多少?”,“500元应该够了吧”,“你就给500元,少了,父亲会想办法的”,方秀英简单的炒了几个粗菜,招待了公公。饭后,方秀英掏出500元钱,交给公公,说:“这500元钱进货应该够了吧”,孙大江接过钱,什么也没有说,闷闷不乐地回家了。
只过了两天,方秀英的娘找上门来,方秀英一见娘上门,便关切地问道:“妈,您今天是不是来要钱的?”,她的娘点了一下头。她吩咐娘在家看好家,她急忙出去买鱼、买肉,买鸡蛋……孙会生下班回家时,她拉开门时,说:“我妈来了,你快去打招呼,别怠慢了老人家。她今天也是来要钱的,你说给多少合适?”,“你说给多少?”,“最少1000元才行”,“你就给1000元吧”,方秀英的娘拿了1000元钱,高高兴兴地回去了。方秀英怀孕了,将这一好消息告诉了丈夫,问他:“你是希望我生个儿子,还是生个女儿?”他告诉妻子,最好是生个女儿。“你这人真怪,希望我生女儿,生女儿有什么好?”,孙会生什么没有说。
做人不能太算计,方秀英的确太能算计了,一个太能算计的人,通常也是一个事事计较的人。
无论他表面上多么大方,他的内心深处都不会坦然,算计者本身首先已经使人失掉了平静,掉在一事一物的纠缠里,而一个经常失去平静的人,一般都会引起较严重的焦虑症,一个常处在焦虑状态中的人,不但谈不上快乐,甚至是痛苦的。
爱算计的人在生活中,很难得到平衡和满足,反而会由于过多的算计引起对人对事的不满和愤恨,常与别人闹意见,分歧不断,内心布满了冲突。
爱算计的人,心胸常被堵塞,每天只能生活在具体的事物中不能自拔,习惯看眼前而不顾长远,更严重的是,世上千千万万事,爱算计者并不只对某一件事算计,而是对所有事都习惯算计,太多的算计埋在心里,如此积累便是忧患,忧患中的人怎么会有好日子过?
太能算计的人,也是太想得到的人,而太想得到的人,很难轻松地生活,往往还因为过分算计引来祸患,平添麻烦,太能算计的人,必然是一个经常注重阴暗面的人,他总在发现问题,发现错误,处处担心,事事设防,内心总是灰色的。
太能算计的人,目光总是怀疑的,常常把自己摆在世界的对立面,这实在是一种莫大的不幸,太能算计的人,骨子里还贪婪,拥有更多的想法,成为算计者挥之不去的念头,象山一样沉重地压在心上,生命变得没有彩色,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聪明,越聪明越好,越聪明越显得自己为人处世的高明,聪明有大聪明与小聪明之分,糊涂亦有真糊涂、假糊涂之别,小事糊涂者,轻权势、少功利、无烦恼,则终成正果;大事糊涂者,则朽木不可雕也。
真正聪明的人,往往聪明得让人不以为其聪明,聪明的人表面愚拙糊涂,实则内心清楚明白!
一转眼,方秀英怀胎8个月,她回到娘家养胎待产,临走时,孙会生郑重告诉妻子:“你如果生的是女儿,要及时告诉我。如果生的是儿子,就不必告诉我了,最好将儿子送给别人”,“你这人是怎么啦?为什么不喜欢儿子?”他没有回答妻子的话。一天,孙会生接到丈母娘捎来的口信,说方秀英喜得一千金,孙会生一听高兴地跳了起来。他向单位领导请了假,告知自己的老婆生了女儿,他要去丈母娘家看望女儿。领导向他恭贺,也批了他的假。孙会生买了十六只鸡,300个鸡蛋,还有许多补品,挑着一担花钱买的东西,高高兴兴地去了丈母娘家。进门后,将东西放在厨房的饭桌上,顾不得喝丈母娘送上手的糖水,走进房门。他来到妻子的床前,二话不说,掀开盖在妻子身上的被子,“你让我看看到底是女儿,还是儿子。”“你看了保证高兴。”孙会生抱起孩子,放在被子上,迫不及待地揭开裹在孩子身上的衣物,一看不是女儿,生气地吼道:“你们为什么骗我?秀英你难道忘了我曾经说过,生儿子就不用告诉我的话吗?”孙会生说完,走出房间,拿起厨房饭桌上的东西就走,并说:“这儿子我不要,你们爱送谁就送给谁。”
他的丈母娘见女婿真的生气了,拉住女婿的手,说:“人家生儿子是特别高兴,你是什么原因要将儿子送给别人?今天你必须说明原因,你才可以走出这屋子。”孙会生站住了,说:“我的父母生下我,为了我读书、上大学,结婚,掏空了家底。可我自参加工作以来,逢年过节回去总是两手空空的,父母过生日也没有为老人家花过一分钱。自从我结婚以来,我的父亲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上门向我要了一次钱,回去进货,您的宝贵女儿只给500元钱,这500元能干啥用?我的父亲拿着500元钱,含着眼泪离开时,说过一句话“生儿子有啥用?”,当时我一听父亲的话,我的心里在流血。您说我要儿子有啥用?”
“会生,我不知道自己的女儿对待你的父母没有孝道,只怪我和她的父亲没有教育好,请你原谅我们,是我养的孩子没有家教。你要走,我没有脸面留下你,你就将你的妻子带走吧,别让她留在我家”,他的丈母娘松开手,走进房间,来到女儿的床前,掀开被子,气愤地说:“你抱着你的儿子给我滚出去,我没有你这样的女儿”,“妈,我错了,我以后决心改,一定好好地孝敬我的公婆,您就让我做完月子再走吧,求求您留下我”。
孙会生听了妻子和丈母娘的对话,见自己的目的已达到了,放下东西,走进房间,说:“妈,您别生气,您的女儿认错了,您就给她机会吧,留下她。她母子俩吃的、喝的、还有您的护理工钱,我会一分不少算清楚的”,“只要她说话算数,留下她可以,护理费我可不敢要”,孙会生留下照料妻子,直到假期满了才走。
其实,孙会生在这关键时刻学会了弯腰。
弯腰,这是一个连小孩子都会做的简单动作,但在生活中却有很多人不会,他们或是懒惰,或是孤傲,或是只顾抬头看天上的风景,而干脆忘记了……于是,他们就失去了许多难得抬头的机会。
其实,一生中会有很多教你弯腰的人。
孩提时,父母是教你弯腰的人,他们说:如果你总把事情拖到明天,那么你终将一事无成。
上学后,老师便成了教你弯腰的人,他们会对你说:请每天提着篮子出门,将一个个汉字、一个个单词、一个个方程式都捡进去,这些都是珍宝。
步入社会,领导又成了教你“弯腰”的人,他们的忠告是:无论山有多高,也只在攀登者的脚下;无论路有多远,也总会走到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