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问题,也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王光军的低调彰显了最好的面子。
中国有句老话“死要面子活受罪”,不管什么方面,面子最大,丢了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丢了面子。
好面子这种行为的本质,是因为没有底气,是来源于自己深藏的自卑和内心的不自信。由于内心不自信产生的补偿心理,一定需要通过一种外在的、可以被别人看到和评价到的方式补偿回来。
层次的高低,不是由社会阶层和金钱来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内心有没有底气,他跟一个人的阅历、格局和内心的丰盈息息相关。
层次高的人,往往有较强的目标性,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知道如何去获得,所以,不会在过程中去纠结旁人的评价和眼光。相反,越是一无是处的人,越是在意别人的眼光,在他们的眼里,面子比什么都大。他们纠结于那些捕风捉影的别人的议论,时时都要表现自己,处处都想证明自己。
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说体现在方方面面。
结婚生子要面子,买房买车要面子,工作要面子,穿着要面子,宴席要面子等等。
他们永远都在比,如果没有比过人家,就会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而如果凡事被大家捧场,被大家称赞,一股胜利感和成功感便油然而生。
层次越低的人,越是好面子,在他们的眼里,面子比友情大,比亲情大,甚至比天还大。由于内心的自卑和没有底气,他们一定要去证明自己,而且一定要用别人能看到的方式。
别人看不到你们家一日三餐吃的什么,但是在结婚、生孩子这件事情上,一定会万众瞩目,所以,一定要有排场,一定要有面。
别人看不到你的内衣穿的啥,所以,内衣比外衣低好几个档次不重要,穿得舒不舒服不重要,重要的是外套上一定会露出大大的logo,够面子。
别人看不到你家存款折上的数字,但是一定能看到你开的车是十万级的还是二十万级的,所以为了买车背上了多少贷款不重要,重要的是开的车比别人的好,够面子。
层次越低的人,往往越自卑,内心越没有底气,他们越需要被证明以及获得外界群体的认可,所以就越在面子里挣扎。
刘斌也是东方村的,在北京已经好多年了,自己经营着自己的公司,资产几千万,早已经实现了财务和时间的双重自由。
他每年都会带着家人出国各处旅游,或是包着游艇出海享受水天一色。他是个非常讲究生活品质的人,家里的用度非常讲究:
在他收藏的书里,极有可能有已经绝迹的孤本,家里收藏的画,通常随便找出一张就可以换一套房。
可是当他出现在人群里的时候,却只是一个开着不到30万切诺基,衣着简朴,混入人群就再也找不出来的人。不熟知的人很难把他的外形同他的经济收入联系起来。有一次我在北京开会,顺便看看他,我打趣地问他,你为什么也不换一个更好的车,你也不搞一身名牌把自己拾掇拾掇,白有这么多的钱,搞得自己跟个工薪阶层一样。他笑了,说:我没有什么要给别人证明的,车对我来说,开着顺手就行,衣服对我来说,穿着舒服
就好。一个人的吃穿用度,代表着一个人的生活方式,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才是对自己最好的犒劳。我没有必要因为在意别人的眼光,而委屈了自己的生活。
讲真,我对他这句话,简直顶礼膜拜,道出生活之真谛。
我们常讲,要做个层次高的人,可是层次高并不代表金钱地位高,也不代表社会阶层高,这跟一个人的格局和内心充盈度相关。
有些人,即使家财万贯,内心不一定不荒芜,需要靠一身名牌傍身来证明自己的地位和财富。
有些人,即使收入不多,但依然可以过得自信从容,内心温暖阳光,充满底气,不跟从、不逐流、不虚荣,内心笃定,步伐坚定。
如果你有目标,全世界都是你的资源;如果没有目标,全世界都对你构成危害。
有底气的人,不用依靠别人给面子,他们的内心足够自信,他们要做的,只是让自己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