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过了一年,刘洋十五岁了。暑假里的一天,刘洋在路上,遇到了一个怀抱婴儿的年轻女人张红。张红先是问路,接着便面露难色地说,自己从杭州来这里旅游的,可钱包却被人偷了,想向他借点零钱坐车。刘洋听了女人的遭遇,从口袋里掏出钱包,毫不犹豫地将几枚硬币递了过去。张红连声道谢,夸他是个善良的好孩子。
刘洋正准备将钱包放回裤兜里,却仿佛忽然想起了什么,主动问道:“阿姨,你的钱包被偷了,那你到了火车站,怎么买票回家呢?”
张红显出一副无奈的样子说道,“到了火车站,再说吧。”
刘洋迟疑了一下,再次打开钱包,将里面的几十元纸钞也拿了出来,递给张红道:“阿姨,这是我准备去买书的钱,也给你吧。”
张红显然没想到,刘洋会主动把钱包里的钱,都拿出来给她。但还是犹犹豫豫地接过了刘洋递来的钱。刘洋似乎还有点不放心,对她说,要是这钱不够买车票,我可以打电话让爸爸过来,他的单位就在附近。张红连连摆手:“不用了,不用了。谢谢你啊,小朋友,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说完问刘洋,你叫什么名字,在哪个学校读书?父亲在附近哪个单位上班?刘洋一一告诉了她,之后张红抱着孩子离开了。
没钱去书店买书了,刘洋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说给了爸爸听。爸爸赞许地摸了摸刘洋的头,又拿出几十元钱递给孩子,让他还是去书店买书。
刘洋一走,办公室里就炸开了锅,大家一致觉得,那女人是个骗子,一位同事还语气坚定地说,他经常看到有抱孩子的女人这样骗人。孩子被骗了,这一点大家意见基本一致。而争论的焦点是,要不要告诉孩子真相?一种观点是,必须告诉孩子真相,以免他再次受骗。而另一种观点却是,不要告诉孩子,否则,他的善心会受到伤害,今后可能不会轻易相信他人了。大家各执一词,似乎都有道理。
最后刘洋爸爸的说,
孩子一说事情的经过,他就预感到,那个女人可能是骗子,而他没有说穿,是因为不想挫伤孩子的善心。再说,也可能那个女人,真是遇到了困难。刘洋从小,只要看到乞讨的人,无论是老人还是壮年,都会停下来,将自己的零花钱拿给人家。我也曾试图告诉他,有的人是真的不能自食其力,有的人却是因为好吃懒做,你要视具体情况来决定要不要给钱,不然,你的爱心,就可能是被欺骗了。”
没想到,孩子却歪着脑袋反问:“我怎么分得清呢?我帮助他们,是因为我善良,与他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关系呢?”
后来办公室所有的人都认为刘洋给他们上了深动一课。善良是孩子的天性,我希望孩子能保持这颗善心。一个人的美德,是出自于他真诚的内心,不需要回报,也无关他人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