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大势
叶辰的猜想,看似矛盾重重,且极不合理,可如果你综合沧澜国如今的天下大势来考虑,那么一切便能理解了……
如今的沧澜国,以皇族为首,所辖城池无数,高中低不等,各方皆有归属,即有动乱,只要未危及到国势,那都不算什么,
这其中,尤以陇西李氏,江南一脉,将将划分了大半个天下,而恰好,这两大势力各有一圣人坐镇,又恰好,他们各执刀剑!
只由于沧澜皇族的和平统治,本该刀剑相争的局面一直没有出现,按理说,这是国泰民安的最好结果。
可有这么一句话说的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武者想要开创出属于自己的时代或是道路!没有争斗!是不行的!
也有人在很久之前就说过,沧澜国治下,之所以几百年来难重现中原神州的风采,无武神出世,就是过于平和了……
平和的年代,是很难有英雄出现的,小打小闹什么的,可成不了大事,这听起来是牵强附会,可若是把千年以前的神州历史联系起来,那便不是一点说服力没有,千年以前,中原绝非如此。
那是群雄割据,战乱四起的年代,南朝在那会还不存在,正是那会,天下有武神雄起,雄霸一方,饶是如此,也无人俯首称臣,四方武者,从未停止对武神的挑战或是冲击,百家尽相争鸣!
那是武者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有毁灭,有新生,有人封神,有人湮灭,在历史的长河里,这一时代被称为神起。
遗憾的,这一神起的年代,经过时光的打磨,逐渐趋于平静,平静是歌舞升平,南朝登上了历史舞台,那是武者凋零的朝代,以文人泼墨为荣,亦有圣人拿琴做器,由此百家凋敝,幸哉哀哉!
这对凡人来说,固然是美好的时代,可相对武者,却是悲哀的,指不定南朝的遗落,也有这方面的因素……
这终究是个武道社会,不进则退的道理才
是真理。
而即便是后世崛起的沧澜国,推崇武道之余,却还是建立了统治阶级,统治阶级有好的一面,更多的确是不好!
在统治阶级下,凡人很难出头,便是武者,也得不到尽情发挥,在这样的‘和平’年代,不是你隐世不出,便能得道的……
这世上没有哪一条道路,是能不通过流血便可成就的,而在沧澜国皇族的统治下,但凡高级城池,明令禁止武者争斗,高级以下,以中级城池为例,在公共场合未受官方认证私斗亦是犯法!
这里面,也就龙泉城属于特例以及低级城池不受管制,龙泉城且不谈,低级城池之间的斗争,基本连个浪花都生不出来。
毫无疑问,这大大限制了武者的可发展性,从某种方面来说,陇西李氏秉持的君子风,很大程度上也是受沧澜皇族管制!
否则以陇西李氏的底蕴,真想掀起武斗风潮,又何难?
这一难题,在沧澜国的治世下一直没人打破,直到龙泉城的圣剑被发现,小屋主人创立了石剑居,于是有了明争暗斗……
‘可惜’的是,明争暗斗再激烈,终究搬不上台面。
要想真正重新武者昌隆的时代,必须要有谁打破这一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