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帝下令征发冀、定、瀛、相、济五州兵卒二十万,准备大举南伐。
金碧辉煌的大殿上,一眼望去,一个身着皇袍的三十来岁模样的人,威严的端坐在最上方的金龙宝座上!他就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现该汉姓元,为元宏!
大殿下方恭恭敬敬的站了四排人,总共大概有百八十来人,其中有老有少,年龄参差不齐!四排人分为两方分别站在两边,中间留出一丈来宽的过道!其中自上而下来看,孝文帝的左手方是为文官,右手边是为武将!
“孤今天有件事要跟各位爱卿商量一下。”端坐在金龙宝座上的孝文帝扫了一眼在场的文武百官,淡淡的声音中有着令人无法抗拒的威严!
那是天生的皇者之气!
金碧辉煌的大殿内顿时安静的即便是掉落下一根针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孤自迁都以来,已有五年之久,但是朕这五年里,无时无刻不是在想着先皇的遗愿,但是耽搁了这么久,孤……深感愧对先皇!”孝文帝有些感伤的说道,然而文武百官们都是没有任何反应,只不过每个人的心里似乎都是在暗自等待着什么,或者说盘算着什么。
深吸一口气,平复了心境,孝文帝继续说道:“所以,孤今日召集各位爱卿来,是想,也是该完成先皇的遗愿的时候了。”
说到这里,孝文帝停顿了一下,没有继续说下去,似乎在等待下方文武百官的反应,但是此时的众人都是不敢出声。一个个跟木头似的手拿玉牌,站在原地,甚至不用想,在场的所有人都已经明白了孝文帝的用意!
在朝的文武百官哪一个不是成精一般的存在,混迹官场,察言观色,早已经在他们心底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思维模式,更何况,孝文帝一直主张南下伐齐,天下一统,这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所以,在今天这个当口,谁还敢冲上去触这个眉头!
“孤,今天下令,立即征发冀、定、瀛、相、济五州兵卒,二十万,大举伐齐,这一次,孤要御驾南征,各位爱卿可有异议?”说是商量,但是语气中完全没有商量的意思!
听到孝文帝此话,左边文官皆是微微伸头看向了站在己方最前面的那个人,他便是文官之首临城王元魁!
元魁是孝文帝的族兄,执掌文官,自孝文帝登基决定南下伐齐后,便一直持反对意见,并号召手下的一干文官等同时反对,为此孝文帝也十分头疼!
一直主张伐齐的武将似乎感到一丝诡异,都是朝着对面的对头看去,顿时一个个面面相觑!因为,此时此刻的元魁竟是一副丝毫不关自己的事的模样,悠闲的闭着双眼,仿佛睡着了一样!
孝文帝瞥了一眼下方的元魁,眼角流露出一丝不可察觉的笑意,心想这么久的准备总算没有白费,这家伙还真不是省油的灯!
元魁没有发话,文官们自然没有谁敢当出头鸟,而主张伐齐的武将更是乐得不再与重复着以往每次早朝的争吵!
“好!既然各位爱卿都不说话,那就是表示没有意见了。那么这件事就这样定下来了,孤马上拟定诏书,即日起开始征兵,刻不容缓!”
说着,孝文帝看向武将方向,面色凝重道:“东方爱卿!”
“臣在!”一身肃杀甲胄的将军从武将中走了出来,正是东方将军府的东方将军,威镇大将军东方青天!
“孤,今命你为此次伐齐中军大将军,赐封……平南大将军!”
东方青天肃然跪地谢恩:“臣定当不负皇上重望,一举平南!”
“好!哈哈!不愧是我北魏一代军神,永远的传奇!孤相信此次,东方爱卿定然能够再创一个神话!”孝文帝眼中流露出一丝赞赏,大笑道!
“平身!”
“谢皇上!”
东方青天领命退下!
“临城王元魁、任城王元澄、仆射李冲、御史中尉李彪!”孝文帝再次说出几个名字!
“臣在!”
“臣在!”
“臣在!”
“臣在!”
四道人影分别从武将和文官中走了出来!
孝文帝看了一眼四人,面露威严道:“洛阳乃是我北魏之根本,关系重大,所以,孤命尔等四人,当孤御驾南征后,你们留守京城,替孤好好照看后方,以免南蛮从后方偷袭我北魏大本营!”
四人同时跪地,躬身道:“臣等定当竭尽全力,誓死保卫洛阳!”
“当然,如果这其中有谁暗地里使绊子,玩阴谋,孤绝对不念往日情分,也要除掉这种害群之马!尔等明白?”
孝文帝突然的一句话,顿时将在场的所有官员吓得一跳,特别是跪在殿上的四位!
“臣等绝不负皇上隆恩,如有异心,天地共诛之!”四人心中一凛,而后异口同声道。
“好!四位爱卿平身!”孝文帝双手虚拖,心中快慰!
“谢皇上!”四人领命退下!
“好!孤现在昭告天下,六月征兵,八月南下伐齐,无功不返!”孝文帝朗声说道,气势如虹如潮!
“臣等恭祝皇上凯旋!”众文武大臣齐声说道!
“好!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尽皆跪地,声音如潮般回荡在偌大的金殿上!
百官下朝后,陆陆续续的出了金殿!
此次朝会上,孝文帝以雷霆万钧之势拍板南下伐齐,结果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以任澄王元澄、平南大将军为首的武将,一个个兴冲冲地离去,而以临城王元魁为首的文官党羽则是一个个沮丧着脸、唉声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