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杨焚恍如回到了儿时一般,走走停停,时而在摊边逗留,时而驻足停望,仿佛是在享受这久违的亲切感。
就这样走走停停,随着离家越近,四周的景色也愈发熟悉起来,儿时的情景有如皮影戏般在他脑海中不断回放。
蓦的,周围的喧杂之声消散不见,前方出现一座巨大的府邸,朱门金漆洞开,上方挂着一幅牌匾,上书‘杨府’两个大字。
怔怔看着这座府邸,杨焚脑中的记忆如潮水般涌退,一丝回忆浮现在脸上。
他本是官家子弟,日后也当如父亲一样,考取功名,入朝为官,之后娶妻生子,延续家族香火,谁知最后却阴差阳错,拜入云天宗中当个杂役弟子,而且这一走便是十年。
十年相隔,此刻杨焚望着自家的府邸,竟生出一种恍然隔世般的感觉。
许久,杨焚走上前,恰在此时,一名穿着官家服饰的老人匆匆从府中走出。
一见此人,杨焚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叫道:“陈伯。”
那名为陈伯的管家听到有人叫自己,脚步一顿,抬头一看,就见一名翩翩青年站在不远处,他见来人风度不凡,起初还以为是前来拜访自家老爷的文士,不过随即见那青年背负一把长剑,又似武林人士的打扮,心中顿时升起一丝疑惑,不清楚对方是文人还是武士,不过他见青年面色温和,不似坏人,心下不由一松,开口问道:“不知这位公子叫住老夫有何贵干?”
“陈伯可认得我是谁?”见对方没有认出自己,杨焚不以为意,笑着问道。毕竟十年未见,他的容貌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认不出来也是正常。
“你是……”陈伯脸上浮现一丝狐疑,仔细打量了杨焚几眼之后,忽然眼中露出不可思议。
“二少爷?!是你?真的是你?你……你回来了?”陈伯脸上露出惊喜之色,上前抓住杨焚,颤声道。
“嗯,确实是我,陈伯我回来了。”杨焚看着陈伯激动的样子,感慨的点了点头。
“好!好!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你等等我马上通知夫人。”陈伯激动的语无伦次,不住的点头,跟着一把松开杨焚,也不管之前出来为了何事了,飞快的向府中跑去。
见陈伯的样子,杨焚心中一暖,深深看了一眼前方的大门,大步迈入其中。
一进府中,往日熟悉的景色映入眼帘,低矮的假山,精致的亭台,清澈的小溪,每看到一样,杨焚便会回想起自己儿时在其中玩耍的场景。
一幕一幕,往日的种种仿佛就发生在昨日,真真切切。
而就在杨焚沉浸在儿时的往事中时,一阵凌乱而又急促的脚步声从远处由远至近的传来。
不大一会儿,便见一群人簇拥着一位雍容华贵的妇人向这里疾步走来,那妇人气质高雅,虽人到中年,但却保养极佳,看起来只有三十几许,只是在妇人的眉宇之间却仿佛有一抹解不开的忧愁,致使整个人看起来有着几
分的憔悴。
然而当这妇人看到杨焚时,眉宇间的这份忧愁瞬间化成了惊喜,大叫一声,“樊儿!”,不顾四周众人的搀扶就要向杨焚跑去。
只是她刚一动,便有一阵轻风凭空出现将她身子轻轻止住,而后杨焚身子一动,便来到了那妇人身前。
看着眼前这个早已不是当年风华绝代的母亲,杨焚心中突然涌起一抹浓浓的愧疚,突然他双膝跪地,冲着那妇人重重磕了三个响头,随后抬头道:“孩儿不孝,让母亲久等了。”
这时,束缚那妇人的力道已经消失,妇人刚一恢复行动,便连忙拉起跪在地上的杨焚,一边抹泪,一边哽咽道:“快起来,快起来,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说着,双手不住的摸着杨焚的脸,似乎要看清杨焚的每一处变化。
这时,一旁的陈伯插嘴道:“夫人,二少爷远途归来,想必已经饿了,不如让厨房那边准备一下饭菜。”
“对,对。陈伯你下去吩咐一下,樊儿你先随娘进屋聊聊。”一经陈伯提醒,那妇人立马醒悟过来,吩咐了一声后,拉着杨焚走进客厅。
杨焚笑着点点头,任由母亲牵着走进客厅,其实以他现今的修为,数日不进食也不会有饥饿之感,但母亲的好意他却不忍拒绝。
坐在客厅,杨母便不停的询问杨焚在云天宗的日子过的怎么样,修炼苦不苦。
闻言,杨焚便开始谈起在门中的一些趣事,过程中自然隐去了当初作为杂役弟子时的清苦。
然而纵是这样,当听闻门中的伙食还需自己准备时,杨母便心痛的直掉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