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笑道:“没事,你以后可以吃三顿饭了。”
“真可怜,怪不得你长得这么瘦。原来一天只吃一顿饭。”肖薇怜惜地摸摸他的头。
吕友财却和莹儿对望一眼,嘴角都是苦笑。
几个人都没有什么行李,说走抬腿便走。
吕友财跟宁远问清楚了米店的位置,便去裕民巷里寻找其他的流亡族人。
这些人都分散到各处,以乞讨和打零工为生。
几个人边走边聊。
肖薇问:“莹儿姐,我还不知道你姓什么呢?”
“我姓林。”
“哦,那你有没有……姐妹啊?”肖薇小心翼翼地提问,同时好奇地竖起了耳朵。
林莹摇头道:“我家就我一个女孩。不过,你若是肯做我妹子,我会很开心的。”
“哈,那当然,我当然愿意。”肖薇一面说,一
面向宁远望去,两人眼中都是疑惑之色。
宁远看到虾米抱着木盆跟在后面,劝道:“小虾米,以后你跟莹儿姐都不用再卖唱乞讨了,快把这笨重的木盆丢掉吧!”
“宁哥哥,这可是我吃饭的家伙。”
“这么大,你一顿能吃这么一盆?”肖薇瞪大了眼。
虾米挠挠头,道:“要是饿的急了,两盆也能吃得下。”
宁远正色道:“虾米啊,哥哥觉得,你一天吃一顿,也挺好的。”
……
……
晚上。
广源街33号,热闹非凡。
十一名阳川部落的流亡族人,尽数抵达八喜米店。
九个成人,六男三女;三个孩子,两男一女,都是八九岁年纪。
吕友财从容不迫地将众人安排妥当,每个人都很满意。
宁远和肖薇私下商量,都觉得他诚实可靠,虽然只有十九岁,可他言谈处事却透着稳重。
这样的人,适合做个掌柜。
除了吕友财,其余几人也各有所长。
有个孟大叔,写得一手好字,可以左右开弓打算盘,他主动提出要做账房先生。
有个焦大哥,从前在酒楼的灶前做事,无论北境的铜锅乱煮还是中土的精美菜肴,都做得色味俱佳。
两个大婶也不示弱,夸耀自己的针线活好。还说等宁远和肖薇生了宝宝,她们会拿出最好的手艺,给孩子做几身漂亮衣服。
羞得肖薇扭头跑到了楼上。
晚饭摆在一楼的大厅,菜肴丰盛,美酒溢香。
鸡鸭鱼肉,满盘满桌,还为虾米特意煮了一盆灵米粥。
众人把酒言欢,其乐融融。
这时,有人推门进来,原来是赵合元。
宁远热情地招呼:“赵老伯,你来的正好,一起坐下喝几杯。”
赵合元也没想到会遇到这么多人,微微一怔,摆了摆手。
宁远笑道:“您找我有事?无妨,他们都是米店的伙计,自己人。”
“我来给你送一样东西。”赵合元神情郑重。
宁远接过递来的锦盒,启开一看,里面是一个木制令牌。
上写三字——‘灵鼎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