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凝目眺望,只见岩洞边缘有开凿的痕迹。石壁上有许多坑洞,里面放置了光芒闪烁的灵石,显然洞口被布置了某种秘法。
这也难怪,锻器坊如此重要的地方,如果守护措施做得不到位,肯定不行。
最让宁远惊叹的是,洞口的那扇‘万兵之门’。
这道门,上面布满了兵器。
战刀、阔剑、玄铁斧、狼牙棒、丈八长矛、三寸短匕……
寒光闪烁,冷气逼人,数万件兵器,熔成了一道钢铁之门。
站在此门之下,仰望千刃万锋,任何人心底都会生出一股恐惧。
实在令人太震撼了!
看到宁远好奇的目光,殷正渊便向他讲述‘万兵之门’的来历。
数百年前,殷家的先祖跟随一位中土名师,学习锻器之术。
名师门下弟子众多,他们都是中土人,所以很瞧不起来自北境的殷家先祖。认为他是个蛮子,光有蠢力,没有头脑,根本不可能领悟高深的锻师技艺。
殷家先祖性格坚韧,对旁人的冷嘲热讽置若罔闻,一心一意专注于锻器。
炎炎夏日,别的弟子都受不了火炉的炙烤,纷纷偷懒去睡觉。他却能咬着牙坚
持,好几次累得昏倒炉旁,差点被火烧死。
殷家先祖的辛苦努力,没有白费,他最终获得了名师的青睐,成了师父唯一的真传弟子。
后来,殷家先祖返回北境,开凿地火之炉,广收门徒,创建了血斧部落。
万兵之门上的兵器,就是当年殷家先祖锻造失败的作品。
殷家先祖立下这道万兵之门,就是为了告诫后人。
没有人做事情是一下子成功的。
唯有那些不畏艰难,不惧失败的人,才能成功推开锻器之门。
“宁兄弟,你发现了吗?门上这些锻造失败的兵器,大部分都是剑器。在锻师眼中,长剑四刃三锋,薄而坚韧,是最难锻造的。所以,衡量一个锻师是否是名家,就看他能不能做出精美的剑器。”
殷正渊道:“中土十大锻器世家,以炀国的拓跋氏排名第一,他们就擅长锻造剑器。每过十年,拓跋氏都会制出一把神兵利剑。然后召开名剑大会,让天下的英雄前来比试,最厉害的剑客,就能获得那把神兵利剑。”
宁远笑道:“你也想去名剑大会夺剑?”
“不,我想拿着自己锻造的剑,去名剑大会,亮瞎那帮人的眼睛。”
说完这话,殷正渊的眸子露出一种神采,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无畏。
宁远点头,问道:“岚国有没有锻器名门?”
“岚国锻师,当属慕家。他们也擅长锻造剑器,在十大锻器世家中排名第二。”
两人边说边走,进入锻器坊的岩洞。
外面是寒风呼啸,白雪纷飞。
洞内却温暖如春,如沐煦阳。
锻器坊内的守卫,属于紫铜堂。见到殷正渊和宁远到来,他们微微颔首,并没有阻拦。
两人将厚重的皮袍脱下,放到洞穴一侧的石室内,自有侍卫进行看管。
洞内的石壁,每隔几米都会放置明亮的荧火石,它们充当烛火,照得道路清楚。
殷正渊领着宁远选择走正中的一条甬道,这条道路最宽,有五六米。
两人行了十几分钟,宁远感觉,已经到了山腹之中。
这时,前方变得开阔,形成一座方圆三十多米的石殿。
“宁兄弟,我带你去瞧瞧,血斧部的地火之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