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病从口入
“那就没有人去检查化验,做个鉴定什么的?”
“当然有了,出现了这么大面积的地方现象,怎么会不去检查,个人行为的、和公众行为的都有,医疗队呀普查队呀,虽然归纳症状者与长期食用的几种产品,是有着相关的联系,但地方保护的大企业的支柱性资金投入,只是超标了几种添加剂,又没有鉴定是直接的食用产品中毒导致的,限期整改也就成了轻描淡写,之后重新调整方子继续加大生产,名人代言性广告诱导,加上企业新闻辟谣性的找专家座谈等等方式,消费者一看,连专家和名人都吃产品,说没事儿了,那就接着吃呗,吃哪个厂的都得吃,说不定那些小厂子的还不如大厂的正规呢。”
“当时的没有规定,问题产品不能生产吗?”
“无论哪茬,只要发展到了一定的层次,他们都会有这样的或是那样的质量规定,我说的那茬并不是没有规定,而是他们当时的检测技术和监督手段跟不上去,根本没有能力检测到食用后的深远层次与间接危害,地方大企业的保护主义,在没有法规性检验报告,来证实产品有毒的情况下,是不会停产的。”
“那最后是怎么才发现有害的?”
“搞质检的虽然发现了添加剂,怀疑长期食用造成的,但那只是个怀疑,拿不出确凿证据证实产品有危害,那是不作数的,只有医疗方面的专家学者,才会对病理病因什么的,加上患者的食物链,做做比较深远的调查,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打乱了正常的基因程序,本该生长13-17年才会呈现的基因现象,怎么会提早了那么多,甚至在3、5岁的婴幼儿呈现,最后还是发现了问题产品中的添加物质引起的,症状人体会随着早熟之后又很快会出现早衰,有的食用者出现细胞壁加厚,影响微循环畅通,失调代谢功能,简单说是细胞产生的废物运不出去,因积压内涨导致成片坏死,造成……”
“这回总该停产了吧?”
“医疗调查只是一种学术交流,代替不了质检。”
“那问题产品就算是停不了了?”
“那倒不是,最后倒是停了,只不过是多绕了几个弯子慢了一些,学术界有了研究动向,公布了食用问题产品的白鼠、巴狗等实验动物,出现症状与饲食问题产品的时间、饲食计量等数据关系,并有实验过程的视频佐证,马上招至媒体相继报道,这才推动停产呼声,质检当然也没有闲着,大企业的地方保护再也按不住了,谁也保护不了了,悲状已经出现了,再说停产还有什么用途,后果已经赞成了……”
“耸人听闻了吧?即便是再大的毒性,不就是一种食品吗?又不是说人人都吃,也不是什么传染性的,怎么会跟你说的灭亡沾上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