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法很适用于学生学写各种体裁的“千字文”,很适合于写各种应试作文。
(1)横向集中型。用互相联系、彼此平行的三个典型事例或道理,集中表现或阐明一个中心思想。象《可爱的牧场》一题,先最好找出其可爱的三点,比方说,景色可爱,牧畜可爱,牧人可爱,再顺次描写。如此,“可爱”的蕴意丰富了;而且全文内容和形式的各个方面才有可能互相配合而达到多样化中的协调统一。
若写《要有健康的心理》也可以从三个角度论述:(1)心理健康,才能充分发展;(2)心理健康,才能搞好团结;(3)心理健康,才能适应形势。如是三个分论点在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两方面才能协调一致地成为服从和说明总论点的有机组成部分;全文才能在整体上形成多样化的和谐统一。
(2)纵向深入型。用三个有机联系的事件、情节或道理等逐层加深地揭示一个主题。《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三拳,一拳比一拳厉害,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鲁达除暴安良的义勇精神。
作文题《记一次辩论会》,也可组织会前、会上、会后三部分;而且“会上”还可仿《口技》分为三个层次,使之成为“三中有三”的结构美。
同样,写一篇《谈写字的要求》,可以从“对、好、快”三点来论述,说明文《机器人》又按其发展的三个阶段——自动木人、工业机器人、智能机器人——来说明,使人一看便明其发展过程。若写《如何阅读》,就能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法(写法)”三个步骤来说明。
(3)对比突出型。即通过对比物的三次对比以突出主题。如果写一篇《致富路上》的记叙文,要求是写两个经商者,一个因诚而胜,一个因奸而败,就能这样对比:(1)经营的货物不同,其一货真价实,其一推销假冒伪劣产品”(2)对顾客的态度不同,其一说到做到,其一口甜心苦;(3)对法的态度不同,其一依法纳税,其一违法漏税。这样两人的美丑毕现,文章更能起到劝善惩恶的作用。
若要写篇《好学与厌学》的议论文,可以这样对比:(1)学习目的不同,一是学本领,一是混文凭;(2)学习态度不同,一认真,一马虎;(3)花的时间不同,一多,一少。如是,两者孰优孰劣,不是一清二楚了吗?写议论文有点感情,就更出效果。
当然,客观事物是复杂多样的,反映它的思维也不能强求一律。什么事物或问题宜从三个角度思考,什么事物或问题宜从少于或多于三的角度思考,要做具体分析。
另外,从上文可以清楚地看出,“三角运思”法同“三段式”是根本不同的。在写作中不能误把“三段式”当成“三角运思”法。
11.纵横交叉思考法。
比如我们要到某城去,垂直思考只出现一条笔直的大路,或者弯弯的小路,而纵横交叉思考展现的不只是一条路,还会出现与路有关的事物——车辆、行人、交通警、天气、时辰以及各种各样随时变幻的人和景,出现地域风光、时代色彩、风土人情乃至政治、经济、历史、民俗、文化**起来的一系列人文景观,出现来自作者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等一系列感知世界,出现人物的喜、怒、哀、乐、愁等一系列情感氛围。唯如此,才能“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文心雕龙·物色篇》)。
12.图景式思考法。
写记叙文常常出现干巴巴的叙述,仅仅交待事物发展的一个过程,因而缺乏感人的力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不会将语言思考变为图景式思考。只着眼于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而不去再现本来活龙活现的生活图景,不去重新体验色彩斑烂的感知世界,只有“五觉”俱全地展现作者意象中的图景,文章才会产生炙手可热的活生生的令人荡气回肠的艺术魅力,才能再现和升华丰富多彩的生活。
13.弃同求异思考法。
作文虽不同于创作,其衡量标准基本上是一样的。好的文章应该是“独出机杼”,即所谓“言人之未言,发人之未发”,那种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文章才是写作之大忌。因而,我们每写一文,应该用这样一首“十六字诀”——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出奇制胜——来要求。写作要有作者的“独特性”,“独特性”也是个性的一种体现。比如一篇名叫《礼物》的小小说。内容是:有一对青年恋人,都很爱学习,学得也很好,单位推荐女青年出国留学。出国前夕,男主人公送的礼物却是国库券。国库券到外国虽无半点用处,但可以使女朋友时时惦着祖国,惦记着祖国在负债的情况下送她公费留学的。这国库券不仅表现了男主人公的真诚和恋情,更表现了作品主人公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主义的爱。仅凭这一点,这篇作品也堪称“构思独特”了。当然,我们要求构思独特的同时,还要要求这种构思是积极的有意义的、符合情理的。
14.“到位”思考法。
即抓住一点,深入再深入,深入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大限度。比如写议论文,贵在以理服人,力戒乱扣帽子,要坚决摈弃肯定或否定的随意性。
15.脑力激荡式思考,或称“旋风式”思考,或称“联翩思考”。
写作时,先将有关题目所能想到的一切材料一切方法都写出来,然后分类、排队、选优,先取“大量”,再求“高质”,这也就是所谓的“发散思考”与“收束思考”。正如华罗庚的优选法,精益求精。也可以在别人的观念上生发出自己的新观念,也可以在看似平常的情节里渗透新鲜的内容,深刻的寓意。
16.加减变形思考法。
这种方法用于阅读和写作训练者很有效。方法是选精彩文段,予以压缩后再扩写,最后对照原文体味作家写作的技巧。
压缩、扩充,扩充,再压缩,如此加加减减,可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能力,掌握简约与繁复的变化规律。
17.排列组合式思考。
用综合的能力将问题中的不同成分,重新安排组合,打破原来的组合秩序,像数学的排列组合一样,多试验几种组合的方案,也能出新。每天不妨练习五分钟排列组合,试图从两个或多个不相干事物之间找到异同点,找出有用或有趣的组合框架,在比较中寻找些微差别,从而增强准确判断的能力,逐渐形成辩证<!--PAGE 5-->
<!--PAGE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