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每个人都有自己大量的阅读经验,都有对一件事情将要如何进展有自己的看法。每个人在看第一章时,都会猜测作者这篇文要怎么写。每个人在见到一个女生名字时,都会自动将其脑补为美女。。。
网文已经发展到了这一程度,每个人心里都有大量故事,有时候有的东西,你根本不用写,读者就自己脑补好了。那么铺垫,就是要告诉他们,这些脑补不见得那么确切,后面会有许多和你想的不一样的东西。
这就是“自然”的两层涵义。第一层,读者会自然地联想;第二层,你的引导要自然。
只有自然地引导,才是一个合格的铺垫。如果你突兀地在一个地方讲,后面会怎么样怎么样,这时读者不会去联想后面是什么,而是会觉得不舒服,你干吗要告诉我这些。
所以,自然与否,就成为抖包袱的能力差别体现了。
4、拖得艺术才是王道
大家都懂的,百万字是要靠拖的,靠灌水的。但是,重要的是,怎么拖,怎么水。这里面学问相当的大啊。
但是,掌握了核心技巧,那也不是太难。什么是核心技巧呢?就是你擅长在哪方面拖。
每个人有不同的风格,有的人擅长写战争、有的人擅长写纠结、有的人擅长写打戏、有的人擅长写感情戏、有的人擅长嘴炮、有的人擅长上帝视角。
作者一定要准确把握自己擅长的部分是什么,这些是你字数主要的来源。
但问题来了,如果你喜欢写战争大场面,那从头到尾都是大场面,这个显然很糟糕不是吗?就算是鲍参翅肚,吃多了也会腻的。**期和平淡期要有良好的过渡,越自然越会让人觉得你驾驭情节的炉火纯青。
换句话说就是,你不仅要擅于写你擅长的东西,还要擅于写你不擅长的东西。
这个听起来很矛盾。可正是因为这种矛盾的存在,也就体现着大神与新人的差距。或者说,正是这种矛盾的存在,才会让读者对你灌的水是否愿意去买单。
那么,怎么才能擅于写不擅长的部分?靠练笔一点一点练吗?听起来就不靠谱对不对,新人期就那么长、读者的容忍度就那么点,哪有多少机会给你练。
所以,我给出的答案是这样的:要擅于制造燃点!
这正是我最开始就提到了的,制造燃点,是网络小说的核心价值。
为什么要用“制造”这个词呢?因为,你是在为读者制造燃点,而不是为自己。
经常看到一些抱怨的帖,说某个作者的不同的书,就是换了一下人名、功法-之类。
最典型的就是三少。他写了这么多年不断更,那么多书、那么多字,你可能会问,他自己重复的写,不会吐吗?
我也曾经问过这个问题,后来我终于有点明白了,因为他的书中的燃点是制造出来的。
这和工业生产线有某些相似的地方,比如多少年都是制造相同的产品。
但又有不同的地方,这个不同的地方,也是最重要的不传之秘。
像三少、番茄这种已经有了多本成功的书的作者,相信他们在制造燃点时,一定是非常的在行。他们一定很清楚自己应该在什么地方爆一个**。也就是说,他们的这个燃点制造地随心所欲、信手拈来。
新人显然做不到这一点,因为新人很容易写着写着就写飞了。然后要想再拗回来,已经是猴年马月的事情。
那么大神是怎么做到的呢?因为他们非常清楚自己擅长写的东西,在写自己不擅长的东西(也就是平淡期的过场情节)时,如果平淡期过长,他会在其中穿插许多小的爽点来调节阅读气氛。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大神的笔就像av男星,导演说一声,可以发射了,马上就爆发出来,即使在平淡期、身体完全冰凉的情况下。
这种能力,是通过合理的管理自己的擅长与不擅长来实现的。
我自己是在逐渐的写作过程中,开始实践这样的想法。
以前我和大部分新人作者一样,一笔一笔的往下写,写到哪算哪,根本没有任何管理的能力。很多时候,写平淡期的剧情,自己都写得无趣。可是,想要穿插一些精彩的小情节进去,又发现写出来怎么都不伦不类,非常地突兀。
后来我就开始尝试另外一种写法,我在每一卷开始时,不是提笔直接写,而是先搭框架,这一卷多少章,每一章的标题、大致内容是什么,先搞好。然后也不是按顺序地一章一章往下写,而是想到哪就写哪。比如今天写第一章,明天写第十章,后天写第二十章。乱来。<!--PAGE 5-->
<!--PAGE 5-->
这样乱着写,同样有时候是写平淡期,有时候是写**。但是最后再综合起来一看,就发现和原来顺序地写有了很大的不同。
因为是随机分配了平淡和**,所以阅读的体验完全不同。跌宕起伏的效果非常显著。
当然,一开始这样做会显得很凌乱,剧情前后不一致。但是当这样做过一两卷之后,也就有经验了。以后即便仍然是按着顺序地写,也知道应该怎样合理地调整节奏、分配剧情。
那你可能会问,这样事先一开始先把标题写好,难道就不会写飞吗?或者说,有的章节遇到卡文又怎么办?
卡文是怎么来的?正是在你写不擅长的东西时才会出现的。而写飞则是写你擅长的东西时出现的。
当你开始学会管理自己的剧情时,就知道为你不擅长的部分预留空间少一点,为擅长的部分预留空间多一点,并在最终达到字数的平衡。
你可能又会问,这和写大纲不是一样的吗?
完全不一样。大纲是管理剧情用的。我所说的,都与剧情无关,而是你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
举个例子,我自己擅长写辩论,那么我总是会为遇到辩论的情节时,预留较多的字数让自己发挥。至于这段辩论的剧情是什么,鬼才知道,写到那里再去想吧。
所以,经常听到大神说,大纲就是用来违背的。道理正在于此。大神可以不看大纲,但一定对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非常清楚。
5、特别说一下上帝视角
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上帝视角变成了网文界的贬义词,评文者动辄都是,某某又在使用上帝视角了。
事实上,就文学理论而言,上帝视角的好坏,是评价一篇文质量优劣的关键要素。
一个成熟的小说家,一定是非常擅于使用上帝视角的。
上帝视角的好处是让文字显得大气、有力,让思想陈述的角度更丰满。如果不会使用上帝视角,这个文一定不足以被称作一篇好文。
但是,这个话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不好的上帝视角写法,只会让人觉得突兀、幼稚、不自然。很多新人作者常常犯这样的毛病。
昨天评的一篇就出现过那个经典上帝视角:他一回头,却没看见。。。
那么,怎么样才能让上帝视角显得不那么突兀,换句话说,怎么才能让上帝视角给你的文加分,而不是减分?
那就是不要在情节中段加入上帝视角。
一段完整的情节,当然是有起承转合。在开始阶段、和在结束阶段,你使用了上帝视角,没人会在意,写得好了一定加分,写得不好,也不会减分。
但如果你在情节进行到最紧张、**、刺激的地方,突然来一下上帝视角,哪怕写得再好,也是减分。
举个例子,如果两个人正在亲热,突然上帝跑来瞅了你一眼,这是啥感觉啊?肯定一脚踢飞吧?管你是不是上帝呢。<!--PAGE 6-->
<!--PAGE 6-->
在网文当中,这种感觉非常明显。因为网文注重即视感,既然你明明看不到的东西,非要让上帝来帮你看一下,这不是一件很糟的事情吗?遇到这种情节,只能说明一点,作者没有诚意把这段情节处理得更细致,更自然。
所以新人作者尤其要避免出现这样的大毒描写,哪怕出现了一点,都有可能极大程度影响你的成绩。
6、结语
写书是一件需要真诚去做的事。不管你是想要商业化,还是文学化,还是其它什么化,真诚都是最重要的。
你会说,每个人、每个工作,都要真诚,这还要你教吗?
但网文特别不同。今天你有没有用心去码字,你这本书有没有诚意,你这个作者有没有诚意,大家都是心中有数的,永远暴露在煌煌民意之下,想逃而无处可逃。这与其它行业真心地不同。
网络小说的原罪,或者说如果一个作者被贴上了某个标签,这个标签就会贴很久很久。
所以,真诚地对待你写的每一个字,真的至关重要。
一本百万字以上的书,有没有水?肯定有,这个大家都懂的。但是水也可以真诚地水、和纯粹的水,这两者有很大差别。
至于差别如何体现,就是体现在你有没有用心去设计自己的情节、用心去写自己最擅长的打戏啊、感情戏啊,诸如此类。
做到了这些,不论成绩好坏,至少这会是一本成功的网文。<!--PAGE 7-->
<!--PAGE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