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临安王,武威王进殿。”明帝的眼睛从众臣的脸上扫了一圈后,轻轻地朝身旁的太监说了一句。
“皇上有旨,宣临安王,武威王晋见!”太监那尖细的嗓子,强烈地刺激了当庭的文武百官,谁都没有想到我和临安王会突然出现在这里,看来今天这个事情透着古怪,特别是柳风廷与楚慕两人互相对视了一眼,似在紧急交流着什么讯息,只有一旁早已知情的朱剑南与杨邦布两人装作一脸平静的样。
我与临安王上殿后,明帝命人在自己的龙椅下首加了一个座位,赐与临安王坐,这一举动顿时又让众臣感到一阵惊讶,而柳楚两家心里更是不安。
“朕今日召集众位爱卿前来,只为商议立储君一事。”
明帝这一直接开口,弄得下面诸臣面面相觑,众人忙跪拜于地,口称:“陛下春秋正盛,且未大婚,何须此时立储。”
“朕意已决,众卿勿须多言,都平身吧。”明帝淡淡地说着,话音里不见一丝波澜。
“陛下,既然圣意已决,那微臣就抖胆奏上,立储一事关乎国之根本,当选一位德才兼备的殿下才能胜任。”柳风廷见明帝心意已决,知道现在是争取机会的最后时刻,忙先行禀奏。
“陛下,臣亦以为立储之事关系重大,锦阳爷世子赵稹宽厚仁厚,为立储之不二人选。”楚慕知道现在不是遮遮掩掩的时候,也忙附和着说道。
“不知朱爱卿与欧阳爱卿之意如何?”明帝对于柳楚两人的问话并不做任何表示,反而向一旁没有说话的朱剑南和欧阳飞询问。
“回陛下,臣对于诸位殿下郡王皆不了解,实不知该选哪位,还望陛下恕罪。”朱剑南见明帝垂问,故意装做一脸惶恐的样跪伏在地。
“臣常年在外检查战事,对于诸皇子皆不了解,亦无从举荐。”枢密副使欧阳飞虽然是武将出身,但他也是个聪明人,这种关节眼上当然不会轻易乱说一个字。
“陛下,臣有异议。”随着一声宏亮的大喊,华国忠站到了前列,谁都知道这位谏议大夫是有名的直性子,只对事不对人,对于政见不和之人也不记仇,所以虽然平时大家都不喜欢他,但也佩服他的清正,不过所有人都想像不到的是,这次华国忠站出来说话,是经我传音授意的。
“哦,华爱卿有何异议。”明帝见这位有名的硬石头出来说话,饶有兴趣的问道。
“适才柳楚二相所提,陛下无子嗣,立储应从诸皇子殿下中找,此点微臣认同,然祖宗家法明训,先帝尚有其他子嗣在世,陛下立储应从这些殿下中选,柳楚两位相爷乃数朝重臣,不会不知皇家规矩,竟然举荐锦阳王世子为储君,不知是何居心?”
华国忠这一番话确实犀利,不但先抬出祖宗家法压制明帝和柳楚两人,再指责两人另有居心,一箭三雕之语却得来了许多非柳楚朋党的文武大臣们的赞同。
“陛下,臣等一片忠心为国,请万岁明鉴!”柳风廷和楚慕两人见华国忠直言相责,慌忙跪在殿前高呼冤枉。
“武威王,你以为朕该立谁为储?”明帝对于两人的“表演”不与置否,反而转首向一直站在左下首的我问道。
“陛下,臣才疏学浅,然亦知祖宗家法轻易不可废,时才华大夫进言臣附议。”我淡淡地答着,仿若此事毫不关已一般。
“哼!靠个笨女人爬上来的人有何资格谈论国家大事。”百官第二列六部尚书人群中突然有人冷冷地吐了一句,声音虽然很轻,然而在异常肃静的大殿上却仍是能清晰可闻。
“什么东西躲在人群里恬噪。”以我的听力,当然能分辨出这句话是谁说的,开口之际目光便锁定在一位尚书的身上。
“本官乃礼部尚书楚进明,大宋朝堂堂的从一品尚书郎,你居然当殿如何辱骂与我,眼里还有陛下,还有文武百官否?”楚进明听到我骂他,气呼呼地站到我面前来责问。
“本王骂你?”我露了一个冰冷的笑容,“是啊,本王是骂你了,不过本王觉得有必要让你明白一件事,看轻本王倒没什么,但若有人胆敢说雨阳闲话,本王就会让他知道什么叫生不如死。”
随着我冰冷的话音,我的手里发出一道强烈的金光,不管是殿上的明帝还是一旁的文武百官,都觉得像眼睛看到了正午的阳光,刺得根本无力睁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