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传来一把欢快的声音,“爷爷,今天我又做好了一个新的烛台,方老板很喜欢,用五百铜币买了下来,今天晚上我们可以吃顿好的了。”一个短发的小男孩连蹦带跳地来到一个老者面前。
小男孩长得很平凡,身高也不算出众,但这些都不影响他快乐的童年,因为他的爷爷对他疼爱有加,一直都十分宠他。
老者头发稀疏,身穿朴素灰衣,唯一最显眼的就是他脖子上围着的红色围巾,此时老者笑得那样慈祥,“小毅,今天晚上我们吃烧鸡好不好?”
“杨瞎子,小毅那么乖巧,而且学什么都那么快,你有个这样的孙子,真是让人羡慕。”邻居的黎叔也真心为杨瞎子欢喜。
杨毅不是杨瞎子的亲孙子,杨瞎子一辈子无儿无女,而且瞎了大半辈子了,一直都是自己生活,平常也就跟邻居往来密一些。
杨瞎子大半辈子的孤家寡人,虽然他也早就习惯了,所以一直也生活得很潇洒,但他心中还是渴望有个人陪伴自己。
刚好一次出外碰巧见到了一个受了重伤的孩子,也不忍心见死不救,就捡了回来医治,本来杨瞎子也只是赌一赌,毕竟这孩子受的伤太重,也不知道是谁那么狠心,对一个小孩下如此重手。
不过这小孩也是顽强,受了那么重的伤势,竟然还不死,硬是活了过来,但是对于以前的事情都没有印象,杨瞎子就收了他做孙子,一养就是七年,两人很快相依为命,杨毅也乖巧地侍奉着这慈祥的老爷爷。
他们住在一个叫晨暮城的一个小山村里,虽然生活简谱,但这里的人都很淳朴,没有世俗的争名逐利。邻家的人见到小孩肩膀上刻着一个“毅”字,就让他跟了杨瞎子姓,起名杨毅。
杨瞎子眼瞎心不瞎,虽然孤独半世,但看起来还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不过多了杨毅的陪伴,他也是越发的有活力。
他在山村里靠卖烛台、蜡烛为生,他亲手制作的烛台是村里出名的精巧,而杨毅制造烛台的手艺自然是他传授的,杨毅表现出来的天分连杨瞎子也有些惊讶,一个十多岁小孩做出来的烛台,无论是雕刻还是削木,都做得十分精致,而且做什么像什么,似乎天生就跟烛台有着说不清的缘分。
虽然杨毅一直没有办法释放出战魂,就连鸡肋战魂都没有,其实一般说来,就是没有丝毫的修炼,战魂也会在十三岁前自动凝聚,但杨毅看起来也已经超过这个年龄界限,月没有一丝要凝聚战魂的征兆。
杨毅没有战魂,也没有武者强健的体魄,可以说是天生的凡人,就连成为武师的机会也没有。但对于普通人家来说,这些也并算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自然没有人去追究这个问题。
“杨瞎子啊,你真是幸福啊,晚年得孙,而且这制造烛台的天分又高,完全可以继承你的衣钵啊。”邻家大叔十分健谈地跟杨瞎子说着。
“是啊,老天对我这个老瞎子不薄啊。哈哈哈!”杨瞎子,“小毅啊,你要记住,人瞎并不可怕,因为还可以用心去感受世界,像我这样,瞎了大半辈子,虽然自己眼中看到的只有黑暗,却可以为别人点燃一盏光明的灯,那是何等的成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