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述亥得到国王敖伯钦的同意,领着陛下的赏赐,骑着快马不到四天的光景就回到了东海渔村,这离他离开渔村才不过十四天,而按照正常情况来算怎么个也要三十天左右。所以村民们看到述亥回来后都大吃一惊,不敢相信,很都人都以为述亥偷懒并没有去敖来城,直到他们看见述亥带回来的东西,他们才相信是真的,村民们知道述亥见到了国王和国师都羡慕不已,纷纷过来打听他们都长什么样,述亥只是呵呵地傻笑,让其他村民怏怏而归。老太公命令大家到村长敖城家集合,在那里老太公要亲自宣布国王的命令。
一大早,村民们齐聚村长敖城家,敖水生,香梅,敖霖,述亥等都早早到了。
“老太公来了。”村民们纷纷簇拥着老太公进入敖城家,把不大的敖城家塞得满满的,满屋内一片喜气。
“老太公。”村民们纷纷向老太公行礼。
“述亥,这次去傲来城,有没有见到国王?”老太公端坐在正屋中间的一把椅子上,其他村民都站在周围。
“回老太公,见到了。刚开始那守卫还不让我进去呢,后来给了老太公你给的信物,他们才让我进去了,原来老太公是老太师啊,我都不知道呢。”述亥道。
“原来我们的老太公就是原来的太师,难怪述亥这么容易就见到了国王。”其他村民小声道。
“是啊,你们年纪轻的可能都不知道,我们老太公是四朝国师,现在的国师还是老太师的学生呢。四十年前老太公返乡静养,就没去过傲来城了。”一位年纪约八十多岁的老翁说道。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其他村民道。
“这些都是陈年旧事了。述亥,国王都对你说了些什么呢?”老太公道。
“哦,老太公,国王已经同意了,同意婴儿由敖城收养,并且赠与敖城帛一百匹,银三千两用做收养之用。”述亥道。
其他村民听道国王给敖城的赏赐都羡慕不已,那么多银两真是几辈子都花不完啊。
“敖城,有了国王的恩准,你现在可以名正言顺的收养了。真是可喜的很啊。”老太公对敖城笑道。
“多谢国王恩准和赏赐,多谢老太公挂心,敖城能收养这个婴儿已是莫大的福分,何敢在要赏赐,敖城希望老太公能够同意,敖城想把国王的赏赐全部捐献出来当做渔村的公共财产,以表敖城一点谢意。”敖城看了看花妹道。
这时其他村民有些激动了,都说敖城是不是惊喜过头了,这么多金银不要,那不傻啊。
“敖城,既然是国王赏赐的,你就收下吧,这也是国王的一点心意,希望你能好好地将孩子抚养长大,你看花妹又身体不便,你也五十多了,要持家还真不方便呢,就收下吧,你的心意,村民们都已经领了,并且这么多年在你的带领下我们渔村现在也能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你那这些赏赐是当之无愧啊。”老太公道。
“是啊,村长,你就收下吧。养个小孩可是很费事的。”其他村民都劝道,并觉得自己刚开始那样羡慕敖城是多么的不知羞耻。
“城叔,收下吧,以后要花钱的地方多着呢。”敖水生和香梅也劝道。
“既然大家都这么说,那敖城就收下一半好了,这一半也是挺多了,养几个小孩都够了。”敖城呵呵地笑道。
“恩,现在孩子的事情解决了,述亥,还有没其他事情呢?”老太公见敖城这样安排倒也没什么说的,转而问述亥其他的事。
“恩,国王还提到了老太公的万寿,赐老太公为万寿老人封号。并赐老太公帛一千匹,金三千两作为老太公的寿礼。”述亥道。
“万寿老人实不敢当,人的寿命都很短暂,哪有万寿千寿的。钱财于我已是身外之物,就把那些东西全部捐献出去当做村中的公共财产,谁家有个困难的也可以帮下。”老太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