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不应有恨-第一百零一回 结交一言相期千里 默契两心承诺长久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一回 结交一言相期千里 默契两心承诺长久(2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我父亲是毛派,很崇拜毛,当初我哥选择去中国留学,是我父亲促成的,他说,对能够打败日本并敢于同美国较量的中国,应该多多了解。”

很快,白琅在绿娣父亲的书房兼卧室里,见到了所谓中国文物。挂在墙上的用镜框装裱好的开国领袖在艰难的长征途中拟定的的《行军告示》:

我们必须准备走大路,小路,直路和歪路。

走过白天是黑夜路,走过黑夜是白天路。

走过天涯还有路!走上坡路、走下坡路、岔路和斜路。

还要准备走绝路!走完绝路,我们再赶路!

我们必须准备走绝路,走完绝路再赶路!

白琅细看是艾椿教授多年前书赠洗婴的,按时间看,那时正是洗婴主动离开他不久以后,而且带着身孕。

“我喜欢上面所写的内容,那是一首很好的诗,毛是伟大的诗人。这中国笔写成的字,我也喜欢,虽然我没有欣赏中国书法的能力,但这不影响我的喜爱。”老人微笑着喝了口咖啡,“传说,当年这梵高当年见高更,觉得自己变矮很羞愧。但是,我见到你这位中过大画家,可没有羞愧感。”

“可是,我受到您的赞誉,很惭愧。我还不能称大画家,高更是位伟大的画家。”白琅说,“艾教授写的这幅字,的确很好,值得珍藏。”

一旁绿娣说:“这幅字,我嫂子一直珍藏着,有时拿出来挂一阵。去年我父亲过七十岁生日时,嫂子把这幅书法作为礼物送给我爸。这是个什么书体?”

“我们中国书法分篆书、正书、行书、隶书、草书,根据书写内容去选择书体,不少所谓书法家,只用他习惯写的一种书体应付所有的书写内容,这还不是在艺苑中游刃有余的大书法家。艾教授对中国书法有较高的修养,他选用地道凝重的楷书来写《行军告示》,很合适。楷书也称正书。”<!--PAGE 6-->

<!--PAGE 6-->

“白,我去市场采购点食品,今天我们就在爸爸这里吃饭。”绿娣同父亲交换了一下眼神,离开了。

“白先生,我能问有关您私生活方面的事吗?”

“可以的!”

“洗婴这么好的人,您们当初已经怀上孩子,为什么要分开?”

“这,我有一定责任。那时我正忙着考研究生,少有时间陪她,没有多关心她。加上那时因为她没有合适的工作,使她很孤独。我们经济上那时也很紧张,就靠我每月五百多元人民币生活。真的很困难。”

“那时你们怕没有读到毛的《行军告示》:‘还要准备走绝路!走完绝路,我们再赶路!我们必须准备走绝路,走完绝路再赶路!’人生有时候的确会遇到绝路,应该咬咬牙挺过去。”

“您说得对。洗婴那时可能想到我考上研究生后,我们的距离拉开了,对我们以后的生活没有信心。他离开我以后,我曾到处找她。”

“两个人相爱会因为你成了研究生就拉开距离?”老人摇摇头。

白琅喝了口茶,这是一个不好回答的问题。

“您到现在还是单身,是因为独身主义还是别的原因?”

“我没有独身主义观念,之所以今天还是单身是因为一直没有遇到合适的人。而遇到自己觉得合适的,人家又觉得自己不合适。”

老人笑了,他缓缓的说:“根据我的人生经验,伴侣是否合适不是婚前能够定下的,婚前觉得很合适,婚后觉得不合适的情况也不少。合适与否,主要是在婚后磨合。婚前有个差不多的就行,差不多,就是你感觉还不错。婚前过于考虑是否合适,往往婚后也难以磨合。家庭生活,夫妇双方只有互相谦让,而不是要求对方迁就自己。”

老人这一番言说,令白琅很有感触,老人分明是把自己当成他的孩子。白狼不住的点头。

“听说你们中国的父母对儿女的婚姻干涉的很厉害?”

“一般来说,中国父母是很关心儿女的婚姻,但是严重干涉的情况不是太多,总是愈来愈少吧!我们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普遍没有你们德国富裕,听绿娣说,你们德国的婚姻不考虑经济。但我们中国讲婚姻经济。有女儿的父母,一般要考虑男方的经济情况,能不能使自己的女儿有温饱的生活。所以有女儿的父母,如果觉得男方家庭经济情况不好,就会干涉女儿的婚姻,尤其是在农村。在城市,现在出现所谓富豪征婚,应征者趋之若鹜,这就是典型的婚姻经济表现,奔着豪富的经济去的。”

“啊!这婚姻如果连着经济就会变形。”老人感叹。

“可是,没有经济保证,这婚姻往往受影响。比如你们德国的马克思,因为贫穷,他的妻子燕妮生活在贫病交加中,马克思内心很难受,如果没有恩格斯的经济支持,马克思的家庭可能面临挑战。所以我们中国有句谚语:贫贱夫妻百事哀。”<!--PAGE 7-->

<!--PAGE 7-->

老人频频点头:“我老了,要不我会到你们国家去生活一阵,亲自感受一下贵国的风土人情。我有个很好的中国儿媳,绿娣又去过中国,对你们美丽的国家印象很好。我们还有你这位中国画家,成了我们家庭的朋友。我们对贵国的兴趣越来越浓。”

“您的身体还硬朗,可以去我们国家,你的来回旅费以及到中国的生活费,不用您考虑。”

“谢谢!我的老伴身体不好,难以承受旅途劳顿。能同你谈话,我就满足了。我本想学中国语言,可是我老了,难以对付天书一样的汉字。希望您多住几天,我的儿子邀请您来,是因为他希望你来看看你们共同的女儿。”

“谢谢你!”

“你不觉得我问的问题不礼貌吧?在我们德国,朋友亲人间基本上没有什么不可以提的问题。”

“您多虑了,我很享受您的提问。”

同绿娣父亲的谈话,坦率而友好。人的一生中能够多享受几次人际真诚的对话也是一种高尚的享受。

白琅心想,老爷子是位善良的人,他对儿媳洗婴看来很满意,看来目前他还不知道儿子想离婚的的心事。

洗婴对白琅的到来,很高兴。女儿出生以后的每一年生日,她的生身父亲都是缺席的。白琅给女儿买了一把mittenwald的小提琴,作为给女儿的生日礼物。女儿有音乐爱好,正在跟姑姑绿娣学小提琴。

白琅在德国度过了数天充实的域外生活,归期临近,但是这次临来前的主要一个问题还没有提出。要不要提出?他很矛盾。

这个问题是什么?是向绿娣表明爱意。另外,来后出现的新问题要不要同洗婴谈一次话,关于她丈夫的心事。

绿娣老父亲的那次谈话,现在想来是有用意的,他是在出考试题。要白琅解释为什么同洗婴分手?为什么洗婴要人流?在德国老人看来,这关系到男人的人格。问题中是否藏有考试未来女婿的品性?

至少从目前看来,如果同绿娣结为百年之好,他就会经常地看到女儿。但是,绿娣没有主动的提出感情方面的问题,中国大男人的尊严,又使他不愿首先挑明他爱她。

爱情是默契的,但有时候必须挑明,语言的威力是无与伦比的。语言的承诺常常考验了一个人性的深浅。

相爱的人不敢说“我爱你!”或者说了等于放狗屁,都同人性有违。

白琅没有对绿娣说“我爱你!”,他是在掂量是否真爱这位异国姑娘。如果仅仅是为了有更多机会接触女儿向绿娣求爱,还不是真爱。白琅颇有些苦恼。

倒是洗婴看出了同胞的心思。临别前的晚上,白琅正同女儿在猜谜语,他问女儿:“一画加一画能成几个汉字?”

由于洗婴从女儿稍能懂事时,就叫她认汉字说汉语,孩子有一定的汉语基础。女儿想了想说:“有:二、十、刀、力、又、人、八、几、儿、厂。”<!--PAGE 8-->

<!--PAGE 8-->

白琅说:“还有:卜、厶。”不过他已经很满意了,重重的在女儿脸上亲了一响口。

在一旁给白琅整理行装的洗婴内心被那“响口”震慑了一下。她想着如何能让这对父女时常在一起?这时邻居家的男孩来找女儿玩。

“你同绿娣的事定了吗?”洗婴随意的口气问,其实她是十分认真对待这件事。

“还没有向她表明?”

“你到底爱不爱她?”

“应该说是爱她的。”

“哪你为什么不向她表白清楚,这在德国很重要。”

“不清楚绿娣对我如何?”

“绿娣的心事我清楚,她是觉得你是大画家,怕你有居临下的态度,而爱情是平等的。”

“我懂了。”白琅抬头望着洗婴,他这还是第一次这么正视洗婴,他一直不敢正视她的眼光,总觉得自己对不起她。

“我问你,你打算陪他到底?”白琅问,“他”是谁?洗婴清楚。

“没有他,我们没有这个女儿,也没有我的现在。就为这点,我任何时候不能离开他,有他的存在,我就足够了。”这铿锵之音使白琅如闻天籁之声。

白琅想不到此时应该说什么好,他想起了洗婴丈夫客厅的对联:结交一言重,相期千里至。

“你那幅字写的挺不错。”

“你忘了,那两句还是你教给我的。”

这时,绿娣开车来接白琅回到他父母家,三人说了一会话。邻居家的男孩已经走了,白琅抱起女儿走出门外,到了小车边,女儿主动的同父亲接了个吻。白琅依依不舍放下女儿。坐进小车,车子缓缓启动。听得女儿说:“爸爸,你什么时候再来看我们?”

这一切,都被站在门口的洗婴看在眼里,夜风吹掉了她的晶莹的泪水。

到了家,白琅见时间不早了,见绿娣脸有倦容,便说:“我这就休息了。”

“不洗澡了?”

“在女儿那里洗了。”

“洗个脸吧。”

“不了,上面有女儿的吻,留着带回去。”

“你女儿可是你们中国人爱说的情的种子,太可爱了,我们全家都喜欢她。”

“女儿也都很爱你们。”白琅叹口气,“明天你不用送我,别影响你上班。”

“我不送你,你用脚走吗?”

“我打的去机场。”

“我想你不会用脚走啊!”

白琅这才想起“用脚走”的含义,意思是不能一走了之。正如企业家,如果觉得投资环境很糟,要用很多时间同政府打交道,他们就移资别国,一走了之,所谓“用脚投票”。

“我们中国有诗: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我知道了,是一位宋代诗人秦观写的《鹊桥会》中的诗。其中的两个人,都有心无脚。”

有心无脚,说得多好!白琅深情地一瞥绿娣,这位聪灵的异国姑娘。<!--PAGE 9-->

<!--PAGE 9-->

照例,第二天一早,由绿娣开车送白琅去机场。登机前,绿娣交给白琅一个精致的小盒子。“你不是对我家的厨房一样东西很感兴趣吗?送你一个。”

“什么?”白琅惊疑的接过。

“上了飞机再看吧。”绿娣柔声的说。<!--PAGE 10-->

<!--PAGE 10-->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