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主任说,我们办事处有一台,我再想办法从雍州驻京办调一台。
唐小舟说,那好,就这样定了。我再重复一下,两台考斯特,由雷主任负责。医疗专家小组的组成,由雷主任负责,想好要带些什么医疗设备以及药品,可能把困难想得细一些,多一些。生活组由王处长负责,调配什么人,准备哪些物品,全部由王处长考虑。北京方面,由雷主任指挥,路上由我指挥。我们两方面,随时保持联系。去的时候,每四个小时联系一次。回来途,每个小时联系一次。来到北京后,安排住驻京办。都清楚了吗?
雷主任和王丽媛处长都表示清楚了。
唐小舟说,那好,现分头行动,你们去准备,我赶到医院去向赵书记汇报,明天一早出。
来到医院,唐小舟将方案报告给赵德良。赵德良仅仅说了一句话,你去办。
唐小舟准备离开的时候,赵德良拿出一份报纸,递给他说,你把这个保存好,记得带回雍州。
从医院回到驻京办,唐小舟又将所有的准备工作检查了一遍,确信全部落实,才暗暗松了一口气。回到房间,躺**,再将一切仔细想了一遍,确信没有遗漏什么,才考虑睡一觉。刚刚闭上眼睛,突然想起赵德良给自己的那张报纸。那是一张什么报纸,赵德良竟然如此重视?他翻身而起,从包里拿出那张报纸,认真看起来。
这是一张几年前的《法制日报》,他先看了看标题,猜测哪一篇章会让赵德良特别感兴趣。所有标题看完了,他也没想到,到底哪一篇章吸引了赵德良。只好从头再来,一篇一篇地看,一句话一句话地想。他原想,赵德良或许会哪篇章里做上什么记号之类,却没有。将全部章看完了,包括广告也都通读了一遍,还是没有想到赵德良感兴趣的是什么。看第二遍的时候,他突然明白了,赵德良关注的,是第四版的一个长篇通讯,写的是当时震惊全国的刘涌黑社会性质组织案始末。
赵德良之所以关注这篇章,说明他心里始终搁着那件事。为什么心里搁着那件事,却又迟迟不难呢?这是唐小舟无法想明白的。
因为要赶路,又考虑到上班时间,北京城难出,以及冬天跑长途等原因,两台车离开驻京办的时间很早,凌晨五点就出了。为了节省时间,生活组准备了一些熟食,一路上,除了停车上厕所,吃饭喝水全都车上。唐小舟跟第一台车,王丽媛跟第二台车,一上车,两人就分别给大家说明,因为需要明天一早赶到目的地,今晚的休息时间可能不会太长,希望大家路上抓紧时间休息。每台车配备了两名司机,司机可以轮换休息,车子却不停下来。从蒙阴县下京沪高速公路时已经是晚上。从蒙阴到沂水,只有省道可走,担心路上出错,大家下车吃了晚饭,然后蒙阴县城找了一台出租车领着,当晚赶到了沂水县城。西赵家楼沂水县城郊区,靠近沂水岸边,大家早晨点出,王丽媛的生活组早已替大家准备好了早餐,一边赶路,一边吃了些东西填饱肚子,七点之前,赶到了西赵家楼。
赵家人事先得到了消息,早已经做好了准备。唐小舟他们到达后,医疗专家组立即给两位老人检查身体,生活组则对此次进京的赵家亲属进行登记。八点整,所有人登车,踏上返程。
汽车启动后,唐小舟先给赵德良打了个电话,将路上情况以及给两位老人检查身体的情况,详细介绍了一遍。
因为是自己的父母亲,赵德良非常关切,提了很多问题,甚至事无巨细。
唐小舟第一次现,赵德良不仅是个孝子,而且是一个极其细心的男人,对待自己的父母方面,简直显得有点婆婆妈妈。他越是这样,唐小舟越觉得肩上的担子重大。管这两天唐小舟睡觉很少,身体感到极其疲惫,却不得不强打精神,保持着高注意力。
到达蒙阴县城时,时间还比较早,王丽媛的生活组安排吃午饭的时间里,唐小舟组织专家对两位老人再做了一次检查。结果令人欣慰,两位老人的身体状况,比预想的要好。
吃完午饭继续上路,唐小舟便想,这一路还有好几个小时,自己应该抓紧时间睡一觉。他靠椅子上,让身体可能舒坦一些,双手交叉抱胸前,闭上眼睛。管非常困,却睡不着,脑子里有一堆事塞着,许多事纠结一起,就像一个原子反应堆,所有的原子,都高速运转。突然之间,他再一次想到了那张旧报纸,并且灵光一现,突然意识到,赵德良也许是等待一个契机。
他想到了二战时德国对苏联的进攻,所有准备工作极其明确地指向苏联,苏联也高紧张,边镜沿线,军队严阵以待。但是,德**队就此时停止了行动,又舆论方面,做足了准备,希望苏联人相信,所有行动,均不以苏联为目标。直到苏联对德国不再警惕,并且放心大胆地休假,德国人知道时机来了,突然动了闪电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