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内修三针则分别为武圣晋级武皇、武皇晋级武尊、武尊晋级地仙时使用,对应冲击穴道分别为曲泉、血海、巨阙三个穴位。
因为吾只为地仙之境,所以以后的冲击穴道也不是很明了,修行者若以达到地仙之境后便可自行揣摩。修行者待真气充盈,鼓荡于体内时应该会有所发觉,只是那种感觉微乎其微,非对穴道之途有大成者不能体会得到。
武圣晋级武皇时,待真气充盈后,可用内修针法阳中隐阴、白虎摇头、苍龟探穴三种手法连续贯入曲泉穴,具体如下……
接下来的内容就是详细的介绍取穴手法,但柳少泽并没有认真的去看,因为就目前来讲,他还用不着,只有到要晋级武皇时,才能学习这一针。
所以他又翻过了齐眉六针的己修篇,找到了齐眉六针的外修三针。
只见上面写着,外修针法即为点穴之术,必先识诸穴所在部位,后辨明其起止循经路线,还须知晓各穴位与脏腑、脑颅、气血、五行、阴阳之依存、生克、制约之关系,方能沿其道渐而习悉之。
无分春夏秋冬,无分生计贫富,无分畅阻顺逆,苦恒久之,方能学到真功,练成绝技也。
吾创外修三针即为度化真气所用,分别能将真气凝于于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指尖。若有小成,可得初步点穴指法。
第一针要打通手少阴心经,若能习成,便可将真气渡于右手食指指尖。
穴歌如下:
九穴午时手少阴,极泉青灵少海深。
灵道通里阴郄邃,神门少府少冲寻。
流注线:此一经起於极泉,终于少冲。
脉起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侠咽,系目;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廉,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多气少血,午时气血注此……
第二针打通手太阳小肠经,若能习成,便可将真气渡于右手中指指尖。此针需有武皇级修为方可修习。
穴歌:
手太阳穴一十九,少泽前谷后溪薮。
腕骨阳谷养老绳,支正小海外辅肘。
肩贞臑俞接天宗,髎外秉风曲垣首。
肩外俞连肩中俞,天窗乃与天容偶。
锐骨之端上颧髎,听宫耳前珠上走。
流注线:此一经起于少泽,终于听宫。
脉起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贯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别者,别循颊上,抵鼻,至目内眦也。多血少气,未时气血注此。
第三针为足太阳**经,若能习成,便可将真气渡于无名指指尖。
此针需有武尊级修为方可修习。
穴歌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