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的功夫,便陆陆续续的有人前来上菜,什么山八珍、海八珍、上八珍、下八珍、四大抓、四大酱、四大酥等等,山珍海味一应俱全。
高文举平时没见过这么高规格的宴会,这些稀奇古怪的菜就没一个认识的,顿时惊得目瞪口呆,震惊之余,心里也忽然有些难过。
的确,他活了这一辈子,一直在那一个小地方如井底之蛙,和人家的过得这种日子差距真是太大了。
三王子其实一直都暗暗的观察着高文举,见他一副手足无措似呆傻的样子,心里不由得暗暗得意。
菜已上完,三王子招呼一声,众人便推杯换盏边吃边聊,当然有三王子在,基本上都是他挑话题,众人知道些的便随声附和,不知道的也就嘻嘻、嘿嘿、呵呵的跟着笑。
这些人都是老狐狸了,说话都知分寸,说的少,听得多,没事就把这三王子美言几句,敬上一杯,一会的功夫这三王子便红光满面,说话舌头也似有些直,像是喝高了。
高文举自一开始与三王子说了那么两句后,便没再与他交流过,此时见他们说的话题自已也插不上嘴,就一直听着,有人来敬酒的时候,端起杯客气一下,抿一口就放下,所以喝的并不多。
就在这时,忽有异变发生了。
那三王子似真的喝高了,不知说到什么话题,竟忽然伏到桌子上大哭起来。
众人中似有知道什么原因的人也连声哀叹,愁眉不展。
高文举一直只顾自己低头待着,并未听到他们的话题,见此情景,连忙问身边的人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那人眼见高文举一脸迷茫的样子,像似真的不知道,便叹了一口气道:“是这么个事,不知夫子可知那文澜阁?”
高文举一惊:“当然知道,文澜阁便是乌鸡国里最大的藏书阁,里面珍藏着各类史书典籍几十万册,甚至有各类典籍的孤本,珍贵无比,一直是乌鸡国引以为傲的资本。”
那人点点头道:“对,就是那个文澜阁,只是因为那藏书阁历史悠久,建筑经过多年的风吹日晒雨淋,早已颓败不堪,所以国里便又另择一地方盖了一个新的书阁,想把这些藏书全部搬迁过去。”
高文举一愣:“这是好事啊,为何三王子会大哭呢?”
“唉,”那人叹道“只因谁也没有料到那文澜阁建筑竟破败的如此严重,几乎一半日内就要倒塌,所以必须马上将书籍转走,可新址那边还未建好,且新的建址与老的建址相距甚远,即使建好了,这么多的书籍,若是找人运过去,起码得有个十天半月,这样一来,根本都来不及,而若是来不及的话,好多的书籍就要被——”
“这可不行!”高文举教了这么多年的书,本就爱书如命,何况听说这么多本珍藏之书竟要被毁掉,一急之下连忙打断道:“一定要想办法马上转走!”
“是啊,”那人道:“谁都知道应该马上全部转走,可是怎么转走,转到那去?”
“这——”高文举顿时有些为难,说不出话了。
那人苦笑了一声,接着道:“这只是其一,另外这国里的舟车就那么多,即使想要找个地方先行安置起来,一半日之内也根本就没有办法将那些书籍全部运出,更重要的是,书阁里也没有那么多的银子可去雇人,这么多的书籍,那得花多少银子?”
那人边说着便似无奈的摇着头。
高文举听在耳朵里却不禁有些绝望,他这么多年在高老庄一直没有娶妻生子,只是教书,所以对书籍便有一种难以割舍下的亲情。
此时闻听此噩耗,顿时颓废的坐在椅子上,心急如焚。
这可如何是好?